中国书法通识从永字八法开始感受中国文

热映的《长安三万里》掀起了全国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李白在黄鹤楼诗兴大发,立刻要为黄鹤楼题一首画壁诗,却读到了崔颢的千古绝唱: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电影画面上,一句句诗词闪耀在墙壁上,带着力量和光芒,穿透了黄鹤楼的巍峨,照亮了盛唐之后的千古乡愁。除了诗句的绝美,我们在画面中还可以看到,中国书法文字的鲜活生动,一笔一划间,自带着书写者的个性,气质,情怀和风采。李白为此浩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中国书法通识》就是一本关于了解、欣赏、走近中国书法的通识读物。作者从书体、笔墨、欣赏角度、书写风格等方面详细拆解,带领读者走进中国书法艺术的殿堂,并为初学者讲解了学习书法的技巧进阶知识。

中国书法的五体:真(楷)草隶篆行,可能很多人都能回答的出来。但是具体说出这些字体的不同,大约就难住了大多数读者。不过,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涯,绝大多数人一定有过小时候苦练“永字八法”的体验。

作者从自己小时候的练字经验开始,回忆了自己对着样本临摹,数着老师给画的红圈个数的情景。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可圈可点,形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最初就是从老师对写字的点评演化而来的,这样一联系,是不是感觉自己对书法的优劣有了基本的感知呢?

所以如何欣赏书法之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来为自己展开书法之美的世界。本书作者方建勋老师是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公选课《书法审美与实践》深受学生欢迎。作为一名教育者,方老师循循善诱,从书法起源的甲骨文和金文讲起,跟随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剖析书体的起源、欣赏真草篆隶的结构之美和内涵之美。

所有的字体里面我最喜欢隶书。

方老师在如何欣赏不同书体的美这一篇中,专门讲解了如何欣赏隶书的美:学会欣赏“横”这一笔。中国书法从篆书到隶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变化,史称“隶变”。秦篆汉隶,这个时期为我们流传下来的书法形态,主要是碑刻的形式。值得记住的就是《朝侯小子残碑》和《石门颂》。两幅碑刻完美体现了隶书的法则之美和野逸之美。

这是汉字书写规范与书写者心性结合之下产生的艺术珍品。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方老师带领读者进入了书法美的世界,行书如行云流水的变化之美,楷书端正有力的法度之美,书中除了详尽到一笔一划的讲解,更附有多幅书法真迹和碑刻名帖,读者可以形象直观地领略到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的演变。

知其美而慕之,如何自己也能书写出一笔好字?方老师先从书写者的个性与情绪讲起,“字如其人”,讲述的正是书法作品表现了一个人的个性,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这是书法艺术的灵魂。从临摹的形式,到自己表现得神似,到能够创作出自己的风格,正所谓“像我者生,似我者死”,活出自己,写出自我的风采,才是艺术的终极美的享受。

也许你能像李白斗酒诗百篇,假如让你挥毫泼墨,却把一篇锦绣文章写的每个字都歪七扭八,毫无疑问也会影响欣赏你的盖世文采。当然我们有了印刷术,每个人都可以仰仗科技来把自己的文章排版做的美观大方,每个人的思想都可以变成铅字流传下来,我们还要苦苦临帖吗?书法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

好吧,尽管有人喜欢整齐的印刷字体,我还是要欣赏隶书的波磔分明,由此而喜爱文房四宝每一种中国文具的风雅天成。感谢这本《中国书法通识》,可以把我们对中国书法零散的认识系统起来,更深切地领会到中华文化的美,是如此浑然天成。

后附一份方老师的书法学习范本字帖清单,以为书法爱好者案头常备之用。

又及:本书有教学视频,可以跟着方老师的课程跟随学习。

附:中国书法通识之

篆书

入门:《邓石如书白氏草堂记》

小篆,线条朴实,结构中正,初学者容易上手

进阶:《散氏盘》

大篆,结构变化多端

隶书

入门:《礼器碑》

隶法完备,碑简合一,俊秀飘逸

进阶:《张迁碑》

形体方整,朴拙厚重

楷书

入门:褚遂良《楷书倪宽赞》

墨迹容易上手,楷法完备

进阶:智永《楷书千字文》

楷中带行,为行书过渡

行书

入门:褚遂良临本《兰亭序》

入门的好范本

进阶:王羲之《行书尺牍》

体会王羲之行书潇洒自在的精神

草书

入门:王羲之《草书尺牍》

从王羲之小草入手,学习草书正道法则

进阶:怀素《草书自叙帖》

怀素狂草,狂而有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