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销国货济南国货售品所历下老字号

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其闭关锁国的夜郎自大,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清末民初,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让中国市场上的“洋货”得以“耀武扬威”。为此,一些不甘落后的爱国人士,便着力奋发图强。他们大力提倡制造和推销国货,力图实业救国,济南的“国货商场”是这样建立的,“济南国货售品所”也是这样创办起来的。济南国货售品所创办于年,它是天津国货售品所,为了扩大营业范围,在济南设立的分支机构。这个分支机构下设两个分所,分别是“批发分所”和“零售分所”。天津国货售品所的创始人叫宋则久,他是民国年间国内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出生于的他,年入私塾读书,年被送入义德泰布庄学徒,年担任天津著名的“敦庆隆绸锻庄”经理。期间,因为其经营有方,管理得当,因而使得“敦庆隆绸锻庄”买卖兴隆,誉冠全津。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因为经常受到“洋货”的排挤和打压,因而时间长了,让他痛定思痛,逐渐悟出了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杜塞漏卮,振兴实业,提倡国货”的真谛,如此才能从根本是救亡图存。于是,年,他先后创办了天津造胰公司、火柴公司、报国公司;年,创办了直隶国货维持会;年,创办了天津工业售品所,为天津民族工业的振兴作了很多有益工作。天津国货售品所开张营业之后,按照他规定的宗旨,不经销洋货,专一经销我国自产的各种工业品,因而深得人心,经营业绩日渐兴旺。话说年,天津国货售品所指派牛建亭、靳希彭二人来济南推销抵羊牌毛线。经过大半年的推销,他们认为,在济南设立批发所很有必要,于是就向经理提出了此议。公司领导商议后,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年春节过后,便继续委派他们二人到济南,筹办天津国货售品所之济南批发分所,并拨付资金5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再次来到济南后,经朋友介绍,他们租赁了位于普利门保安巷3号的四合院,因陋就简地开始了筹备事宜。筹备工作大致就绪后的同年3月,“济南国货售品所批发分所”正式对外开展业务活动,牛建亭担任经理,靳希彭担任司账,王永明担任推销员,另有7名员工。济南国货售品所因为专门经销国货,因而在发展道路上可以说是历尽坎坷。他们开张营业不久,就受到了外国企业的歧视和排挤甚至打压。例如:当时在济南市场上,主要有两种毛线。一种是西洋货,一种是东洋货。西洋货是英国的蜜蜂牌、学士牌,前者的售价是每磅3元左右,后者是每磅1元8角。东洋货是日本产的樱花牌、海鸥牌,售价都在每磅1元上下。而天津毛纺厂出产的抵羊牌毛线,其花色、质量虽然比西洋货、东洋货稍有逊色,但因为是国货,因而销路也不错。可是,当英国博德运毛纺厂得知“国货售品所”在济南经销抵羊牌毛线之后,其驻上海的办事处,便迅疾派人来到济南,向销售“抵羊牌”国货的商家施加压力,扬言如有销售“抵羊牌”的,他们将不再供应蜜蜂牌、学士牌毛线。当时济南经销毛线的商家,得知这个消息,有的唯利是图,不再经销“抵羊牌”国货;有的则不为所动,一如既往继续经销。他们认为,中国商家经销国货天经地义,此乃是中国人的天职,云寿百货店经理汪志和,就是这样一位识大体的爱国人士。他对英国博德运毛纺厂的推销员说:“你们供应我们毛线也好,不供应也好,但我们一定要经销我们的国货。你们没有权利阻拦我们,我们更不会屈服于你们的压力。”铿锵有力的回答,让外商颇为震惊,更无可奈何。也正是因为提倡销售国货的这些商家们的大义、支持,使得抵羊牌毛线的销售,远远高于最初的期望值,济南国货售品所也由此在济南打开了局面。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济南市场上有一种大华铅笔,因为是中国人在香港设厂生产的,故而被称为“二流国货”。除了大华铅笔之外,市场上还有德国的“施德楼”铅笔和日本的“樱花”铅笔。尤其是“樱花”铅笔,最初几乎垄断了济南市场。济南国货售品所成立之后,鉴于“二流”国货也是国货,因而开始推销大华铅笔。当时的市场价格是:“施德楼”每罗(注:12支为一打,12打为一罗)4元3角,“樱花”每罗2元1角,而“大华”则是每罗3元4角。大华铅笔与樱花铅笔相比,即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质量优势,因而推销起来相当困难。为此,国货售品所的推销员们,想方设法知难而进。他们大力宣传“中国人,用中国货”,并通过委托文具店来促进经销。规模稍大些的店送5罗,小些的送一罗或二罗,条件是卖出后再付款,卖不出去就退货。当时在芙蓉街上的教育图书社,是济南文具批发经销的大户,初始他们还有些顾虑,只是勉强收下了货品,可没想到几天后他们却主动要货,并说,“既然有了我们的国产铅笔,为什么还要推销洋货呢?我们有责任推销国货。”就这样,大华铅笔便在济南打开了市场。年,济南国货售品所的营销活动日渐兴旺,不过,他们只有“批发”而无“零售”。为此,天津总所决定再设济南“国货零售分所”。当时在院西大街的“三友实业设”因故要关门歇业,他们的五间门头房,产权属于瑞蚨祥布店,于是,济南国货售品所便将其租赁下来,挂牌“济南国货售品所零售分所”。开张营业之后,颇受市民欢迎,因而生意也颇为兴隆,可是时间不长,因为其销售的布匹呢绒,影响了“瑞蚨祥”同类产品的经销,因而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并最终收回了租房。“国货售品所零售分所”不甘心受制于人,于是便再次迁址,迁到了路北偏东,也就是院西大街东首路北,继续营业活动。年末至年8月,济南在被日寇沦陷期间,以销售国货为专一的“国货售品所”,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年初,日伪特警强迫国货售品所代销日货,并不得使用“国货”二字。为此,天津总店通知济南分所,将国货售品所更名为“中华百货售品所”,将其所属的批发和零售分所,分别更名为“中华百货售品所批发分所”和“中华百货售品所零售分所”。名称虽改,但仍以销售国货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准销售洋货,具体情况可见机行事。事后,他们不仅没有销售日货,反倒是增加了国产的化妆、搪瓷、橡胶、针织等产品,这让日本宪兵大为恼火。他们多次传讯、警告牛建亭经理,强迫其销售日货,并经常寻衅滋事,不断制造麻烦,殴打国货售品所的店员。在如此持续不断的重压之下,国货售品所实在无法延续业务,经营每况愈下,至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已是到了濒临倒闭的境地。抗战胜利后,他们本以为复兴有望,可没想到不仅没有等来希望,反倒是再经济危机的重创,直到年秋,济南解放后才有慢慢起死回生,并渐渐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据张稚庐先生回忆,解放初期的“国货售品所零售分所”,商店内的货柜摆设不是常见的沿墙四壁,而是是摆设在大堂中间,围绕着货柜是一圈“回”形柜台,其销售的货物是日用百货。年,国货售品所实行公私合营,两个分所的员工分别被分流到济南百货大楼及各大百货商店。当时,鉴于“济南百货大楼”已经建成营业,为了优化整合且有效利用资源,“零售分所”的门面便改为珍珠泉理发店。壹点号没事找乐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