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也是讲品牌的古代的精品文具

文房四宝,是中国特有的书画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这个名字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叫起来的,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写字、画画离不开毛笔、墨、宣纸、砚台,文人把它们看做是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

古人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像书画这么高雅的活动,所使用的工具一定不能马虎。一些用料考究、工艺精美的书房用具慢慢就成了名牌,成为文人雅士的宠儿,也成为附庸风雅之人装点门面的工具。如果那些制作、出售名牌文具的人请王羲之、苏东坡、唐伯虎等文化名人做做广告,发挥一下名人效应,保证可以财源滚滚而来。

笔墨纸砚在我国的产地很多,在不同的时代“文房四宝”也并不相同。在南唐时期,指的是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直到现在仍然被人们所认同。

笔算是最先出现的书写工具了。春秋战国时,各国对笔的称呼都不同,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幸亏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笔”成了唯一正式的名称,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否则这乱七八糟的名字都够让人头痛的。笔这种东西虽然容易和文弱书生联系在一起,但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据说是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

蒙恬大将军发明的毛笔是用兔子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从此,用兽毛做毛笔就成为了主流。唐宋时候的名牌毛笔叫做“诸葛笔”,也叫“宣城笔”。传说曾经有个有钱人为了学习王羲之的楷书,用每支十金的价格来买诸葛笔,不过看来学习效果不太好,不然书法史上怎么没有留下他的姓名呢?

元代以后,湖笔后来者居上,一脚把宣笔踢开,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笔。湖笔制作上更加复杂,工艺更加精湛。从质地上说,有软毫、兼毫、硬毫三大类。从材质上说,有羊毫、兼毫、紫毫、狼毫四大类。一般要经过浸、拔、并、梳等七十余道工序才能制作一支合格的湖笔,怪不得被称为“笔中之冠”。

有了笔,没有墨也无法写字,墨应该是和笔一块儿产生的。一开始的墨质量较差,更谈不上有什么名牌。直到后来随着制墨工艺的进步,终于出现了“徽州李廷圭墨”。

李廷圭用燃烧松树产生的烟来制作墨,成为一代制墨名家。李廷圭墨也被称为“歙墨”,成为南唐和北宋御用之墨,曾经出现过“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后来,歙墨演变为徽墨,还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可以算是为国争光了。

笔和墨产生后只能在书简或帛书上书写,让它们感到拘谨束缚,直到纸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现状。徽州不但出了名笔,名墨,造纸也不愿让别的地方抢去风头。

南唐后主李煜很喜欢徽州的纸,甚至专门建了一座殿堂来存放,所以这种纸得名“澄心堂纸”。李煜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他也无法阻止“宣纸”迅速彻底地取代了“澄心堂纸”的地位。“宣纸”号称“纸中之王、千年寿纸”,许多画在“宣纸”上的古画,到今天依然完好如初。

文房四宝缺一不可,不得不说说这“砚”。最有名的要算这“龙尾砚”和“端砚”了。南唐时,皇帝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个官职负责开采制作“龙尾砚”,如此打造品牌,它要是不红就应该感到脸红。而“端砚”的成名则是一步步来的,并且它的命运不太好,现在已经几乎挖不到原料了,但反而使它身价大涨。

到了现在,人人都敲着键盘打字,连笔估计都快握不住了。笔墨纸砚和现代化的生活格格不入,已经是“明日黄花”,几乎销声匿迹。不过它们是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文化的艺术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了拯救文房四宝,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