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最火的就是文具,文具当中最火的首推文具盲盒。表面上包装精美、创意满满、色彩艳丽,购买之后,家长直呼上当,孩子深受其害。
一、价格虚高家长为什么会直呼上当?拆开文具盲盒之后,你会发现里面所装的文具,在文具店都有相似的产品在卖,价格却比盲盒里的要便宜很多。虽然外观上略有差别,功能上却没有任何差别。换句话说,文具盲盒的生产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把文具外观改一改,价格上涨三五倍售出,家长多花的钱,全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更是有一些文具店居心不良,进货时不查看产品来源,故意低价引进三无产品。很多盲盒外表绚丽,质量极差。而盲盒一经售出无法退换,孩子用起来又对身体有害,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
二、实用性差为了增加盲盒产品的丰富性,厂家在设计盲盒的时候,通常会放置不止一种文具。消费者看似是买到了套装,使用起来却会发现一个盲盒里的三五种产品,你能用得上的最多只有一两种。很多文具被束之高阁,既浪费钱,又占地方。如果说多花钱、占地方有人能够完全接受,那么接下来的这一个负面作用,绝对是每个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三、容易上瘾有些家长说,我有钱,我愿意给孩子花钱,我不怕浪费,买盲盒也无所谓。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你有没有考虑过购买盲盒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影响呢?如果孩子的意志不够坚定,心里不够成熟,就很容易被买盲盒带偏,呈现出三种不良状态:攀比、赌博、上瘾。
盲盒售价不菲,外观设计得很吸引孩子们注意,甚至有很多文具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了玩具的功能。孩子在学校的社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当买盲盒成为了炫耀的资本,就很容易形成攀比心理。
盲盒里也有所谓的经典款、稀缺款。有些文具店老板还会用语言给上门购买文具的孩子进行心理暗示,比如“昨天就有孩子开出了某款盲盒的稀缺内容”,来引导孩子消费。潜移默化之中,孩子的好奇心就容易被引导向不现实的心理预期,“再买一个吧,万一中了呢?”有少部分的孩子在买盲盒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了“行为成瘾”,你不给他买盲盒,他的情绪就会很差;以前买得少,现在越买越多;撒谎跟父母要钱,自己去买盲盒。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干预了。
四、教育机会万事有利必有弊,面对铺天盖地的文具盲盒,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启发和教育孩子。你可以按照他的喜好给他买一个盲盒,让他把盲盒里文具的品牌,样式和功能列个表,然后再带他去文具店找到与之近似的文具。计算一下用买盲盒的文方式购买文具,会浪费多少金钱,培养一下他的成本意识。
在购买文具之前,你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把现有的文具列出清单,根据下个学期的需求,列出一个采购的清单。让孩子自己发现购买盲盒有时候代表着重复消费,这比你阻止购买外加讲道理要有用得多。
马上开学了,你带孩子去买文具了吗?你的孩子对文具盲盒感兴趣吗?他的周围有没有盲盒攀比的现象?你有没有发现,文具店里的盲盒总是在最显眼的位置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