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古情怀,不陷儿女私情,

年,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受北京讲学社的邀请访问中国。这期间的5月7日正值泰戈尔63岁生日,讲学社特意为他编排了一场舞台剧,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

此次演出盛况空前,文化界的许多名流都应邀观看了演出。林徽因在剧中扮演国王马尼浦的女儿齐德拉,她用一口纯正的英语和富有感染的表演,获得了场内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结束后,泰戈尔走上舞台,由衷地赞美道:

“马尼浦王的女儿,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不只是让你拥有一天,而是伴随你终生,你将因此而放射出光辉。”

一语成谶,林徽因的美丽和才华被世人传说。林徽因不止美在温婉、典雅,还美在有才华、有思想,有见识。

在《林徽因: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中,我们读到了一个让人钦佩的林徽因。作者羽川用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讲述了林徽因在事业、情感、生活方面的人生经历。

关于林徽因的传说有很多,但她并非整天只陷于儿女私情,她是有家国情怀的建筑师。她的的一生践行了《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据于德”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精神思想,也就是要有诗和远方。“依于仁,游于艺”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的处世方法,也就是待人接物的方式。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的高远志向,难免庸俗之气;如果不能坚守内心的“德”的标准,做人做事就没有原则,不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心理上就没有安顿的地方,如果没有“艺”的才能,自身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就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林徽因的美丽蕴藏着儒家文化的“道、德、仁、艺”。

01志于道,游学欧洲立下志向,留学美国打破校规

“志于道”是指人在做学问之初,要树立人生的志向,要有理想。理想是人想要达到的境界,是精神上的追求。宋代朱熹也说:“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

林徽因的理想来源于父亲的培养和她自身的领悟。年,父亲林长民前往欧洲讲学,为了让林徽因增长见识,有能力改良社会,他有意带了16岁的林徽因同去。

林徽因的欧洲之行不仅开阔了眼界,还爱上了建筑,确立了人生努力方向。在《林徽因: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中有一段话,林徽因是这样说的: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

年,20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同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起初,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只好报了美术专业,同时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

林徽因很快就脱颖而出,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为此,学校打破了不录取女生的校规,林徽因成为了助教和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

一个人有了理想以后,就会在学习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轻易放弃。

托尔斯泰说:“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可靠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人生可言。”

最终,林徽因凭着自己的努力,可以和梁思成一起坐在教室里学习建筑。他们学成回国后,先是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后来又在中国营造学社供职。

有理想的人,精神永远不会枯竭,总是朝着既定的方向一步步去实现理想。

02据于德,将德行根植于心,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屈服、不畏惧

据于德是指君子为人处世应该依据德行,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私利。在最艰难的抗战时期,林徽因和梁思成也丢掉家国情怀,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而坚守。

为了躲避战乱,林徽因一家在李庄生活了五、六年,这期间是他们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林徽因肺病复发,梁思成脊椎疼痛。

有许多国外的朋友请他们到国外讲学,可以享受高薪和先进的医疗,但是,他们都果断拒绝了。

他们在给美国好友费慰梅的回信中写到:“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贫苦并没有让林徽因屈服,反而使她更加坚韧。

在李庄期间,林徽因忍着病痛,查阅、整理资料,辅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本书虽然署名是梁思成,但他说:“我擅画图,徽因擅为文,我的文章都是林先生润笔过的。”

他们选择在国内吃苦,也不去国外找安乐。有信念的人,内心是强大的,贫苦和富贵都不能动摇本心,就如陶渊明所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当城市建设和古代建筑产生矛盾时,林徽因坚守信念,毫不畏惧,敢于直言。

年夏天,在一次聚会中,大家谈到文物时,林徽因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指着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大声谴责:“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要懊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在林徽因看来,中国的古代建筑最出色的是木架构和庄严美丽的屋顶,比欧美建筑更有美学价值,如果拆了,一切都没有了。

怀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她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去据理力争。当明清古城墙被摧毁时,林徽因和梁思成抚砖痛哭,他们执着的精神至今被世人铭记。

能够坚守信念的人,精神是高贵的。林徽因是精神上的贵族,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坚守自己的德行。

03依于仁,成立建筑系,将藏书借阅出去,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的学生

仁是指内心的修养,是用推己及人的精神去感化他人,简单地说就是爱人爱物。判断一个人道与德的高低,就看他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

爱的本质是给予,孔子的仁和墨子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是一个意思。心中有爱的人会去爱人、爱物、爱社会及整个世界。

林徽因有一颗仁者之心,她爱建筑,爱学生,爱这个社会。

当初清华大学增设建筑系时,恰好梁思成赴美讲学,很多事情就落到了“编外人员”林徽因身上。

当时的林徽因还不是清华的教授,不领清华一分钱工资,但她拖着病痛,凭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硬是把建筑系搞起来了。

建筑系成立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又将家中珍藏的书籍借阅出去,有外文原版的专业书,有绝版书,供老师和学生阅读。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书籍显得尤为珍贵,都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用半辈子时间积累的,对一些普通人来说是没有能力买得起的。

林徽因总是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周围的人。当她听说有的学生在食堂门口典当衣物时,她就组织承接了一些外面的设计,用设计的收入来购买纸张、颜料、文具,供建筑系生活困难的学生使用。

她清瘦的外表下,总有无限的能量释放出去,给予周围的人满满的正能量。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学生们不仅喜欢听林徽因讲课,还喜欢到林徽因家去借书,去请教问题。林徽因每次都不顾自己的病体,和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谈建筑、谈艺术、谈生活。

正是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林徽因才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有无限的热爱。

04游于艺,多才多艺,实现自身价值

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对于现代人而言,艺的范围包括哲学、艺术、体育、驾驶、文学、科学。游于艺,是指人要发挥多种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实现自身的价值。

林徽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在建筑,在文学、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悟性。她19岁时,就翻译了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

梁思成曾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都有很深的修养。”

林徽因是诗人,能写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别丢掉》、《莲灯》等优美的诗歌;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和国内的新诗。

林徽因是作家,她能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自己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还能发表评论性的文章。

林徽因能坐在“太太的客厅”里与金岳霖、沈从文、陈岱孙、胡适探讨文学、艺术和哲学。

翻译家萧乾说:

“林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林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林徽因多才多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不仅参与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挽救了景泰蓝工艺。当时的林徽因,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一天吃不了二两饭,睡眠不到四五个小时。

当她得知景泰蓝工艺即将失传时,立即提出了挽救计划。她不顾自己的身体,带着助手多次走访条件恶劣的手工作坊,了解生产工艺和流程,亲自参与景泰蓝的图样设计。

她整天想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图纸、工艺、设计方案。正是因为林徽因,景泰蓝这项传统工艺才重新绽放出光彩。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林徽因有了理想、德行之后,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作用于社会,实现老太太自身的价值,做到了孔子说的“游于艺”。

结语:

林徽因在青春年少时立志,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坚守内心的德行,尽心尽力去帮助周围的人,在各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建筑事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她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君子之风,体现了《论语》中儒家思想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林徽因: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林徽因,既有传统女性的温婉、娴静,又有新女性的独立、自我;一个才华横溢的林徽因,既有诗人的感性和敏锐,又有建筑师的理性和严谨。

但我们记住的,不仅是她的美丽和才华,还有她的的赤子之心,她的家国情怀,她的君子之风,她的“道、德、仁、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