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具 >> 文具前景 >> 弟子规第12集

弟子规第12集

《弟子规》

第12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15

尊敬的诸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第二十页,我们从第二行开始看起。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这一句课文,谈到我们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的。无论我们在用餐、就坐,还是行走,都要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而年幼者在后面。这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具有的谦虚而礼让的态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讲求礼让、长幼有序,而没有纷争,没有争的。只有在射箭的时候,在比赛当中,但是这种争也是君子之争。在《论语》当中有一句经文,孔老夫子曾经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无所争。这种价值观跟许多外国人的观念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竞争,都认为只有争才能生存,甚而至于争名夺利,而且是明争。雪公老人教导我们千万不要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邦,是非常讲求礼让的。我们在前面学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段经文,看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如果是争,我们的名利心就生起来了,君子所应有的品德就不复存在了。所谓名缰利锁,一旦有争这个观念,我们的德行也就无法成就。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君子在比赛射箭,在比赛当中,如果输了、失败了,是罚喝酒。每年都有祭祀的活动,有陪祭,陪祭是必须射箭合乎规矩,如果是不合规矩,连诸侯也会受责而被削地的。

“其争也君子”,这个经文重点是君子,君子是学而能立的士人,他有一定的目标,在道义当中是为利国富民。所以,凡是功利、名位,有违背道或者是违背仁,这种情况之下,做为君子他自然是不会去争取的。

孔老夫子说“志于道,依于仁”,如果和道相违背、和仁相违背的,他自然不会去争取。小人和君子是截然不同的,小人都是志在功名利禄。但是做为君子,如果一件事情它是关系到道德仁义方面,做为君子又应当固执而力行之,并不是不争。对于道德要择善固执,力行近乎仁。经文当中说“当仁不让于师”,“见义不为,无勇也”,对于义的事情也不能够让。我们通过学习这些《论语》的经文,也能够体会到,自古以来中国人,特别是君子的风范跟精神。

雪公老人也曾经讲过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中国人都是让,礼让习惯了。在清朝入主中国的时候,虽然这是满清人统治,但是他非常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被中国固有的文化所同化,甚至于能够发扬光大,包括一切风俗也是如此。譬如在从前做官的人,他们都习惯要推让、礼让,常常都会说“中堂,吾不敢”,说习惯了,平常遇到事情,他首先什么都想要让给别人。有一天,有一个人感慨,说我们两个关系这么好,但是总有要离散的一天,那个人很感慨的说,“我们俩不知道谁先作古?”谁先作古就是谁先死。另外一个人就很谦让的马上说:“中堂先请”,因为他让习惯了,他没有反应过来他讲什么。

如同韩愈在《治家格言》当中所说的,我们要退一步,“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自在。”君子于人无争、于世无求,都是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的。

我们在历史上许多圣贤之人的风范当中,可以特别的体会到,古圣先贤做什么事情都是念念在为他人着想。譬如范仲淹先生,范仲淹先生他的儿子名字叫做范纯仁,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做为父亲他期许孩子要能够时时刻刻存着仁慈的心、仁爱的心。所以仁,仁爱的仁,这个汉字所体会出来的意涵,让我们想到自己的时候就要想到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范纯仁秉持着他的父亲所传下来的家风,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

有一次,范仲淹有五百斗的麦子,让范纯仁从京城帮他运回江苏的老家。在运麦子的过程当中,刚好遇到了他的父亲范仲淹的老朋友。当时他父亲的故友,把他自己的家庭情况跟遭遇告诉了范纯仁。他们家里父母亲已经去世了,但是没有钱来安葬,还有他的女儿也都还没有嫁出去,生活的情况就比较窘困。这个时候,范纯仁听到了这个状况,就马上把他父亲的五百斗的麦子卖掉,把这些钱财送给他父亲的朋友。结果凑一凑发现钱还是不够,于是他当场就把运麦子的船也卖了,来帮助他父亲的老朋友他们全家来度过困难、度过困境。

等到范纯仁他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了,他就回来跟他的父亲报告,谈到当时把五百斗的麦子卖完了之后钱还是不够,范仲淹就跟他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结果儿子说:“我已经把船给卖了。”做为父子二人,他们的存心都是非常的仁厚。这个家庭传家道可以传八百年不衰,我们从范氏家族,范仲淹、范纯仁全家仁慈的、仁厚的心当中就可以体会到,为什么这个家族可以维系得这么久。

一直到近代,我们都还有接触到范仲淹先生的后人,看到他的后人品德非常好,福报也非常大。我们当时遇到范仲淹的后人,看到她先生,这个太太的先生是一位律师,他们小朋友很小,就有带小朋友来听经闻法,接受儒释道的圣贤教育,小朋友也教得特别乖。范家经历了这几百年,后世的子孙代代还是非常的贤孝,范氏的后人就是非常孝顺的人。

最近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疫情,疫情也是影响到全世界许多的国家。在我们现前信息时代,因为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的关系,我们整个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而做为人类,真正是命运的共同体,已经没有办法去真正的划分你是你的国家、我是我的国家,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状况、出现灾难,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听闻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包括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团体内部,看到很多的大德老师,他们非常积极的在赈灾,积极的从国外运送赈灾的物资来帮助我们的同胞,这些过程都是非常的感人。

在唐朝的时代,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可谓是兄弟之邦。像日本、韩国、越南这些周边的国家,他们在文化上、在历史上都跟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历史上这些国家所使用的也都是汉字文言文。在文化上,东亚文化圈,在文化历史上,中国和这些周边国家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而在唐朝的时代,日本的天武天皇的孙子长屋,曾经派遣遣唐僧荣睿跟普照把一千件的袈裟带来唐朝,而当时在袈裟上面就绣着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鉴真和尚因为这个话的启发,也多次的要东渡到日本,把佛法传过去,历经了艰难,终于在七五四年东渡日本,把佛法、把律宗传到了日本。这在中日友好的关系史上是一段佳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也很像禅门的另外一句话,“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阐释的都是同别无碍的道理。在大唐的时期,当时中国跟日本的文化交流、宗教各个方面的交流都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它是阐释日本跟大唐虽然不是同一个国家,但是此心同、此理同。也就是说国别、国籍虽然不同,但是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都能够同证佛果、同登彼岸。

虽然从大唐到现在,经过了多少年的岁月的轮转,在现前当中国遭遇到灾难,日本人也伸出了援手、献出了爱心。在日本汉语水准考试事务局,他们支援湖北的高校,支援两万支的红外线体温计,在包装箱的上面就写下了这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用很高雅的文化,很具有文化气息的语言,把它放在防疫作战的同别关系当中。我们人类共同来解决灾难,化解疫情对于全人类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我们有国家的差别,“山川异域”,有这种差别,但是我们共同来承担人类共同的命运,共同来寻求一条解脱的、脱离困难的道路,这是“风月同天”的事情。

同时在东京,日本东京,也有一群日本的女孩站在街头募款,她们也是为这一次的严重的疫情来奉献她们的爱心。她们一看到有人愿意捐献一千块日元,就会送上一瓶蜂蜜,这是东京的一个寺院,养蜂场自己所做的蜂蜜。这个是来自民间,通过募款的行动来表达她们同体无二的爱心。在她们募款的帐篷的看板上,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下面,她们又另外加了一句话,这句话是出自于《诗经》,《诗经》的〈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衣裳的“裳”。通过这些跨越古今的言语,用汉字文言文,人们传达、表达的是非常真挚的情感,这种同艰苦、共患难的心意和承担。

这一次也有人请教师父上人,针对这个问题、疫情,我们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对于赈灾,中国的疫情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关心?师父上人说了一句话,说当然要做,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在日本的赈灾,捐款赈灾,运送赈灾物资的活动,日本舞鹤驰援给大连(这是东北辽宁省),他所用的是王昌龄的一首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虽然在近代,中国跟日本在辽宁这块土地上,在大连曾经有来自不同的国家,也曾经在大连的这块土地上发生过战争,但是当彼岸遇到困难,他们同样送来了爱心。

日本富山捐给辽宁的,他们写的这样的一句话:“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同气连枝”我们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这是说兄弟之间的友情。

比赈灾物资更温暖的是在物资上面的这些话。也许我们送来的一箱口罩,或者一箱医疗的用品,不一定真正能够马上挽救生命垂危的人们,但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温暖的语言,它却能够融化很多冰冷的心。我们人类就是在互相帮助、互相扶助,在爱当中共同生活、共同前进的。

在赈灾语言的背后,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的反思。我们中国文化最为优秀的载体,就是汉字跟文言文。这种文化也许在目前有很多的中国人自己都忘记了,也许年轻的一代他已经看不懂正体字,已经没有办法去读文言文的书。可是我们看到,在这些周边国家、地区,有的人还继续在禀承着来自于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一点也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在汉语体系当中,文跟言的使用是有一定的区隔。做为文字本身,它比语言更加的凝炼,尤其像汉字文言文,它承载了很多历史的轨迹,确实特别的耐人寻味。短短的几句话,像这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它不仅记载着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鉴真和尚冒着生命的危险,一定要把佛法、把中国的文化带到日本去,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我们至今看起来仍然是非常感动的。同时,在这个话里面不仅承载着历史,它也承载着人们思想的深度。短短的两句话可以看出赈灾的过程当中,来自我们友邦的人民他们的深切关怀。

《弟子规》的这一段课文,“或饮食,或坐走”,我们之前学过的,就是现在这句经文,“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里我们体会到,这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恭敬心的表现,仁爱之心的表现。乃至于“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之后我们都会陆续学到这些经文。无论是大人,无论是孩子,在学习这些经文,并且在生活当中不断的去实践、去落实,慢慢的恭敬之心就会内化,这种恭敬心的培养,虽然是由内而发出,但是也要靠外在的仪轨、行为,内化成自己的存心,这种恭敬心愈来愈扎实。恭敬心愈来愈扎实,诚于中则形于外,我们自自然然就会变化气质。

“或饮食”,吃饭的时候要让长辈先坐先吃。“或坐走”,我们平常在生活当中都要给长辈让座。坐包括坐公车也要有秩序,排队排好,不能够争先恐后。而上了车之后,除了让长辈、老人先坐,还有让老弱妇孺也能够先有座位坐。我们把位置让出来,处处为老人着想,也处处为后来的人来着想。

我们就学到这里,请看下面这句课文:

当长辈有事情在呼唤的时候,做为晚辈就要代为传唤。而如果对方不在,做为晚辈就应当主动向前,去询问说,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即使不能帮忙,也要能够代为转告。“长呼人,即代叫”,“即”是代表即时回应的态度。弟子服其劳,虽然长辈他是叫别人,并没有叫我们自己,可是对方因为他不在现场,我们身为晚辈,一听到长辈的呼唤,马上就替长辈赶紧去找人,不能够拖拖拉拉的,也不能够懒散懈怠。而当发现长辈要找的人其实不在,可能外出了,一时之间找不到,这时候我们自己就赶快跑到眼前,不用待长辈的呼唤,赶紧去询问我们是不是可以帮得上忙。

吕近溪先生在《女小儿语》当中也谈到:“尊长叫人。接声就叫。若叫不应。自家先到。”譬如尊长在叫小明,一看小明不在,这时候我们赶紧就说,“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吗,要找小明?我去找找看他到哪去了。”出去找一圈,发现他可能今天有事情先出去了,不在家。就赶紧回到长辈的面前,再询问说:“您有什么事情要找他吗?我是不是可以先帮忙?”

所以在应对的过程当中,做为晚辈、做为弟子,都是体现出非常的勤奋、非常殷勤、非常谦虚有礼,能够察言观色,而且也非常欢喜的来帮助别人、来回应长辈。这就是悌道的表现,也是恭敬、恭顺的表现。《孝经》当中说:“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就是这样的道理。

而当我们是晚辈,遇到长辈或者客人来,我们也要主动的去问说,请问您找谁?譬如,他来找我们家里的尊长,就赶紧替客人去找。如果家里客人要找的长辈他不在家,那我们也要赶紧去跟客人报告,说我的家人不在,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吗?生活当中的礼节,它就代表着当他面对一件事情,一定是从头处理到尾,有一种有始有终的态度。当他会如此,他的心不会焦躁,也不会急躁。这种生活的礼仪,都是在长养孩子的修养。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父亲非常疼爱,经常买很多玩具给我玩。小时候拿到玩具电话,就会用电话在演练跟客人、跟人对话的场景。演练到后来,父母亲那时候是开了家具店,有一次来了客人,刚好父母亲没在。我当时特别小,可能也就是二三岁、三四岁,就是刚刚说话能说得清楚的那个时候。有客人来了之后,刚好父母亲没在身边,小时候小朋友很天真,就跟客人在那边一直聊天,一直跟他招呼到父母亲回来了,回到做生意的地方。客人当时就很惊讶,说你们家的孩子这么小。我记得当时应该是不到四岁,二三岁的样子,就会跟客人先打招呼,然后就一直跟他讲话,讲到让父母亲来了才去接待他。小朋友小时候就要学会,有一些事情要能够很好的去应对,包括接待客人的礼节,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做得很周到。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个动作可以广泛的运用,包括接待的礼仪,方方面面都能够很周到的落实。譬如有客人进来,我们应该如何接待客人,都是生活当中的一些礼。又譬如,客人进来要放拖鞋,这些动作都是设身处地的在为人着想。

一个孩子他的仁厚之心,也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当中去落实的。当一个人在落实礼仪,一个孩子他的耐性、他的沉着,包括他的反应力,都是在这些生活的实践过程当中去养成、去培养的。

这个接待之礼,不仅是在家里,包括日后在学校、在公司,乃至于去工作之后,在政府的机关当中接待的人,这些方面接待的礼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可能到他长大去政府、去一些机关任职,他接待的并不是家里的朋友,可能都是国际上的重要的嘉宾。而这些礼如果我们掌握不好,它影响的不是我们个人和家庭,而是国家的形象。所以孔老夫子是非常重视礼的,“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就很难在社会、在团体当中立足。

我们曾经遇到一位长辈,这位长辈在他们的国家是非常有身份、有地位的。在从前,他经常要跟随着他们国家的国王出席一些活动。有一次这个长辈他跟我们分享他的经验。我们觉得平常有机会,很喜欢亲近一些老人家、长辈们,因为他们有时候无意当中提及的点点滴滴的人生经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是非常宝贵的智慧经验的承传。

这位长者就说,从前因为他经常要跟着他们国家的国王去参加活动,他就跟我们讲到,他们对于接待的礼是非常重视的,不仅这个过程当中大家的着装要很整齐,穿着正装,而且连整个行程的安排也都要安排得很周密。譬如,有的会议是各个不同国家的国王要一起出席的。而在会议当中,他们也是非常讲求长幼有序的。譬如,到达的车辆是需要让年轻的国王先到达会场,然后年长的国王要晚一点到。我们可以体会到,年轻人要等老人,这种是长幼有序的体现。如果让年纪大的国王先到,那就是老人在等年轻人,这在很讲究宫廷礼俗的国家跟地区,是说不通的,所以一定是年轻的国王他的车子要先到。在接待的过程当中,在安排行程的过程当中,就要做得特别周密。年轻的国王他的车子几点几分到都要非常精准,他的司机要很有经验,一定是年轻的国王先到,年长的国王他车子就要晚一点到。他们的时间上的计算是精密到分、精密到秒。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前面讲到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在这样的场合,它就是有变通,先后顺序是幼者年轻的先到,在会场等长者,它是这样子。这个礼在我们生活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礼记》看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秩序,也是人与人之间最为优美的距离。它的作用是来确定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断定疑难事情的恰当的做法,分别尊卑地位的同异。所以“长者先,幼者后”,这就是属于尊卑地位的同异。能够明辨是非对错,什么事情做对了、做错了。们就用礼,用五伦关系,五伦五常的准来衡量,往往什么事情做得对,什么事情做得不恰当,就可以分辨得出来。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有秩序,而且人与人之间才有既定的规矩。换句话说,社会如果是能够遵循礼,社会上种种的一切都能够非常祥和、非常有序,社会才能够安定和谐,因此礼是很重要的。

我们看下一句课文:

这一句课文是强调称呼、称谓,称呼跟称谓也是礼的重要的内容。我们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这个是循从中国的古礼来说的。因为在现代社会,礼整个都已经失掉了,就不太讲求,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直接叫着他的名字,大家觉得是很正常的。可是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对一个人的称呼,在这个方面是非常谨慎,非常讲求礼的,也讲求长幼尊卑的顺序。

“对尊长,勿见能”,我们在长辈的面前,一定要非常的谦虚有礼,不能够炫耀自己的才能。而尊是以德位来说的,长者是以年龄跟辈分来讲的。古人称人是称字,他不称名。称呼尊长不可以字,必云某丈。

古人对于尊长的称呼这些方面非常讲究,这一点我们在写一些书信的时候,也特别注重这个方面。譬如,我们称呼长辈,在书信里面也不能直接称他的大名,这样子是很失礼的。如果这是一位尊长,譬如他有身份、有地位,年龄也比较高,我们会在他的名字里面取一个字,譬如他名字里面有两个字,我们会取其中一个字,然后再配上公,某公。某公的后面会再把他的职称写上,譬如他是部长的职位,某公后面再写上部长。而在国外,因为有尊称别人阁下或者是女士、先生这样的称呼,根据他实际的身份,某公部长或者是大使,后面可能再加上阁下。这样在信件的开头,这种称谓就比较恭敬了。

称谓结束之后,一般我们信文开头还会写上什么鉴,譬如说慈鉴、惠鉴、道鉴,这也是要根据他的身份地位的高低。譬如说,他是比我们年龄或者身份地位比较高的尊长,我们在用这个字往往要用慈鉴,更尊敬的就是尊鉴;而如果他的年龄是比我们小的,就可以改成惠鉴、道鉴。在书信的礼节当中,也是很重视的。在信件里面或在言语里面,看抬头就可以看出一个人他是不是懂礼。特别是有一些书信,譬如你是跟皇室家庭的成员写信,或者是政府的官员写信,都是非常讲求礼节的。尤其中国古人,还有现在国外也是有一些地方,依然对称呼的礼特别的讲究,称谓不能够写错,写错就是很大的过失。

“称尊长,勿呼名”,弟子,我们做为晚辈,跟尊长相处,应当是谦卑自牧。这个地方只是谈到称呼的问题,实际上在生活当中不只是称呼这个问题,而是以呼名,称呼名字这个事情来代表一切的不恭敬的行为。总之,我们对待长辈,都是要保持谦卑恭敬的心,是以这个为原则。

“对尊长,勿见能”,“见”是表现跟炫耀的意思。我们在《小儿语》里面学到,“能有几句,见人胡讲。洪钟无声,满瓶不响”。做为晚辈,做为子弟,不要有从小就爱炫耀的、爱表现的习惯。这种爱炫耀、爱表现,都是在现在社会当中崇尚竞争风气所造成的。

我们小时候,很小就开始练习写书法。那时候母亲非常重视学习书法,因为在传统的社会里面,一个孩子他能写毛笔字,感觉这是很有文化、很高尚的体现。母亲就会带着我到文具店去买字帖,回来跟着老师教的练习。在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母亲送给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经》,而我们的小学老师教给我们小朋友学习规矩的书,第一本书就是学《弟子规》。是在小学三年级,级任老师就给我们传授《弟子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背下来,而且老师也会讲解。我们很感恩在年龄还很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就把《弟子规》跟《三字经》送给我们。当时虽然并不是很懂,但是这样的教育确实在孩子的生命历程当中,他是念念不忘,它是影响深刻的。等到长大了,可能已经有受到一些污染了,如果那个时候再学习,可能就很难习惯成自然。可是当我们还在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父母、老师就把《弟子规》、《三字经》都教给我们,印象就是特别的深刻。

那时候母亲就特别希望我们能够写一手好的毛笔字,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就开始练字,非常认真的练。到了小学四年级,国小四年级,刚好遇到了一位很好的书法老师,书法老师就教我们写毛笔字,把我们从小学四年级一直教到初中,国中的三年级,这当中一直都有在练习毛笔字,学习颜真卿、学习柳公权的书法。那时候都是临字帖,老师他是融会了颜真卿跟柳公权这两种不同的字体,他有独创一格的写法。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书法就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全校的小朋友都有练习。当时是学得非常的认真,几乎我们在小学的阶段,最为重要的课外活动就是写毛笔字。

但是当时有一点不太好的风气,虽然没有特别严重,我们觉得这种风气对于一个人他才能的养成,不一定是非常好的。就是当时字写得好一点就喜欢到处比赛,学校也觉得这是很荣耀的事情,经常鼓励我们参加国家的比赛、地方的比赛。

六艺当中礼乐射御书数,我们学习一种能力、本领,这是游于艺的表现,但并不是让我们用这种本领去到处炫耀。因为以前有这种比赛的风气,觉得在国家拿了二等奖、一等奖,为学校争光,总是有好名的心、好炫耀的心。现在想来确实是失去了学习艺术、学习写字等方面的本意。

那个时候虽然是遇到《弟子规》,但是如果真的能贯彻落实,知道对尊长勿见能,我们身上这些才能不要特别去张扬、去炫耀,这是不好的,因为我们掌握这些能力,也是希望用这种能力更好的来服务他人、来帮助社会,要有更高的志向跟目标。

我们到弘明学校去参观,发现弘明学校的老师,校长、老师们,乃至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教育敏感度非常的高。譬如弘明幼稚园的园长,特别会跟老师们强调,我们对一个孩子,不要特别去鼓励他、去赞美他与生俱来的,譬如才能,包括长相等等。甚至于读经的过程当中,也不是会特别去表彰读得特别好、特别快的小朋友,而是会着力在德行重要的点上去鼓励他。譬如这个孩子他原来读得并不好,读经读得并不好,但是他现在有更加努力,在进步、在成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鼓励他的成长跟进步,而不是夸耀一个人的才能。弘明学校的老师,他们确实在教育的敏感度上特别的高,夸孩子不是夸他的才,而是要重他的德,这一点是特别重要。

对尊长勿见能,见就是表现、炫耀的体现。不要长养孩子从小就傲慢,这样对于他一生的影响是很不好的。做为弟子、做为晚辈,我们自己纵然是有才能、有能力,也一定要谦虚、要虚心,韬光养晦,不要显露出来。因为君子所重的是他的德行,而不是重才艺,我们有小小的才艺,不足以去炫耀。俗话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当一个人年纪轻轻,他锋芒毕露、才华横溢,显露出来,可能他后天很多的福报就会折损。

在《书经》当中说:“汝惟不矜”,不自负,也不骄傲,“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不夸耀自己,“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一个孩子、晚辈,经常喜欢在长辈面前炫耀他的才能,将来这个孩子肯定德行的方面会有所偏颇,这个对于他人生的成长、历练、磨炼都是很不好的,在德行上面没有真正的去成长,反而滋长的是他的一些傲慢、习气。所以做为父母、做为老师,教育的敏感度一定要高、一定要谨慎。

关于称呼、称谓,在中国古时候是非常讲究的。“称尊长,勿呼名”,称呼长辈,不能够直接叫他的名字,这是一种恭敬心。譬如我们对待家族的长辈,一定要称呼他叔叔、伯伯,称呼阿姨等等。到社会上当我们去称呼公司里的领导,也不能直接指名道姓,而是要用他的职称,譬如陈经理、王董事长,这样的称呼。称谓的方面,中国人从古到今就非常的讲究。

在古时候,一个人他有名、有字,而除了字之外还有号。用这个号,往往是他在社会上比较有身份、有地位的。所以古人他在小时候有名,名是平常父母跟老师都是叫他的名。但是他成年之后名就不用了,除了父母、老师之外,大家都不会再称他的名,这是对于一个人的尊敬。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他没有行冠礼之前,是可以称他的名,但是如果他行了冠礼之后,表示他已经成年了,就不能称他的名,否则就是不恭敬的表现。在他行冠礼的时候,他的同辈,包括兄弟、同学、朋友,会送给他一个字。他成年之后,称他就称字,而不称名,这一生都是如此。即使他到朝廷当中去做官、去任职,在朝廷当中皇帝也是称他的字,而不称名。除非是他犯了罪,要被判刑的时候称他的名,这是很不恭敬的做法,也是他要受刑的时候才会这样叫。所以称呼是非常重要的,一生当中可以称名的只有自己的父母跟老师,行冠礼之后都是称字。

当一个人他在社会上做出了一些贡献,人们对他有所肯定,这时候连字都不称,而是称号,这是更加恭敬的称呼。最恭敬的是连号也不称,而是称他所在的地名,也就是他在什么地方生的,称他的地名,表示这个地方出了一位很受人尊敬的人物。称地名是最为恭敬的,譬如李鸿章,在清朝的时候,人们尊称他,名、字、号都不称,直接称地名,称李合肥,因为他是合肥人,称李合肥。还有一些佛门的高僧,也是用地名来称呼,这都是很恭敬的做法。

从称呼的上面,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对于长幼尊卑的次序是非常重视的。所谓五伦十义,人与人之间长幼尊卑的关系,在社会上是维系着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中国从汉朝刘邦建立政权,到后来汉武帝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孔孟,这时候就是在汉朝,已经把中国的教育政策制定下来了,是用孔孟的思想来教化全国的老百姓。因为在这之前是百家争鸣,在这其中一定要选出一个思想跟学说,让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能够接受的,这样确立了中国教育的宗旨。

从汉高祖制定一直到清朝这个过程当中,教育的宗旨都是代代相传,没有变更的,这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道统。中华民族的道统的主流就是孔孟学说,而孔孟首先教人就是五伦十义,这是我们要遵守的原则,这是道。五伦是讲求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最小的,在一个家庭里面,同一个房子、同一个房间是夫妇。夫妇有别,做丈夫应该做好丈夫的本分,做妻子则要做好妻子的本分。分是一种义务,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尽好他的职责跟义务。而夫妻和合是家庭兴旺的基础。

从室再往外扩就是家,一个家,它上面有父母,下面有儿女,而当中有兄弟。每一个人他的身份不相同,他的责任义务也是不一样。每一个人都尽到自己的义务跟职责,这是天职,它是天然的,不是别人派给我们的,这是道义,道是天然的。

从家这个基础再扩展,就是社会跟国家,我们往上面看,这里有领导人,君,所谓是国君;往下面看,在社会上也有被领导,像干部,这就是臣,臣就是被领导的人,有领导者、被领导者。而平辈当中就有朋友。

因此五伦关系我们看,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从这里面再往外扩张,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五伦关系就是民族、国家的大团结。

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团结这个说法的,是现代人才这样说。为什么?因为在古时候,社会五伦关系是确定的,非常明确的,五伦它就是天然的大团结。这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道。教导老百姓,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思想见解,都有一个范围,不能够超越这个范围,人当然就会非常的安分,不会做出犯上作乱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道德的熏陶,儒家基本教育是格物、致知,这都是在《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真正了解五伦关系,再来看《弟子规》的经文,它字字句句也都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各自的职责,以及各自要尽的义务,都是五伦十义这些内容的细化。

通过我们学习的经文,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在这里所学会的是谦卑的态度,礼让、敬爱的态度。对于我们的长辈真正有恭敬心,它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穿衣吃饭到称呼名字等等,这些方面都会有所体现。总之,礼都是教我们自卑而尊人,能够掌握这个原则,在生活当中的在在处处都能谦虚、恭敬,都不会逾越自己的本分。家庭、社会它安住在固定的轨道当中,就好像我们在太空当中看到的这些恒星、行星一样,它都有各自的轨道。整个天体的运作,它是自然而有规律的,就不会发生星球跟星球之间相互碰撞的意外。如果说我们看在天文当中这九大行星,如果哪个星球它一定要逾越所处的轨道,可能我们经常就会在天空当中看到爆炸的事件,哪个星球之间又相撞了,这些事情就会常常发生。

但是千万年来,天体的运行它始终是在固定的轨道上。我们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方落下,乃至于一年四季的轮替,也都是在天体自然的运行当中,在轨道当中它遵循自然运行的,使得我们地球春、夏、秋、冬都是在固定的,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生的。这就比喻五伦五常对于我们社会的重要性,当我们社会有五伦五常这样的常道存在,社会一切上下尊卑都是井然有序的,社会就能够长治久安、安定和谐。

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育,能够通过伦理道德的教育,通过因果的教育、圣贤的教育,让人们从小就明了他所处的位置,他的职责、义务,以及对于这些仁义道德的观念,扎入他的心中。一个人从小就被家庭、被社会培养好了,即使他没有什么能力,但是至少在社会上他也是安分守己的人,懂得仁义道德的人。因此圣贤的教育在千百年来,在中国的这块土地上,给百姓们施予很好的教化。

下面我们看看“尊长前,勿见能”,这也是特别的强调我们要有谦卑、恭敬的态度。

我们来分享一下孔老夫子有一则故事,这是“敧器示戒”的故事。孔老夫子他到鲁桓公的庙堂当中参观,他看到了一个器皿,这个器皿它是斜着的,而且很容易倾覆、很容易倒。而孔子就跟庙堂守庙的人询问,“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就跟他说:“这是放在座右做为劝戒的一种器皿。”他说的器皿就是敧器。孔老夫子说:“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器皿,像这种器皿,当它是空着,它会倾斜;适中的时候,它就会端正;如果它一旦满了,当它水装得太满的时候,器皿就会倾覆、倒掉。”而英明的君主是用这种器皿,就是敧器,来做为自己最好的借鉴,常常是把它放在座位的右边,来警惕自己。

这个时候,孔老夫子就对弟子们说:“你们把水放进去试一试。”弟子就把水灌到器皿里头,当水装得刚刚好,器皿就很端正;可是如果继续加水,当水装满的时候,它就倾覆了、就倒了。孔老夫子看到这个场面,他非常的感慨,就说:“这一切的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譬如我们人要是很自满,他的人生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些挫折。太过自负、太过自满了,这就不是好现象。

当时子路他内心有疑惑,于是向孔老夫子请教,说:“请问夫子,如果一个人要能够保持满而不覆的状态,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孔老夫子就回答他一段话。这段话,和当年周公的儿子伯禽分封到土地要上任,周公告诫他的儿子也有一段话,这个话跟夫子在这里讲的话内容是很相近的。

孔老夫子回答说:“聪明睿智而能自安于愚。”愚不可及,一个人他的聪明才智很容易显露出来,可是如果他能够做到大智若愚,愚不可及,这就更高明了。当一个人聪明绝顶,不要把这种聪明、才华,还有他的聪明睿智,不要显露在外面,而是要自安于愚。以前雪公老人也是教导弟子要学愚,不要显露自己的聪明。

“功盖天下而能谦让自持”,一个人非常有功劳,如果他不能够谦虚谨慎,可能祸患就随之不远,这是历史的经验跟教训。所谓功高震主,很多君王,在开国之初也是很英明的,但是一旦拿到政权,往往要杀功臣。这也是功臣他自己本身没有足够的智慧,不明了功成身退的道理,导致了杀身之祸,这是历史的教训。一个人功盖天下,能够谦让自持,这样才能免于祸患。

“勇力足以震撼世界却能守之以怯懦。”在历史上像韩信,韩信他很有作战的才能,但是在他还没有发达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好像他是非常怯懦胆小的懦夫,哪里知道他竟然具有这么好的军事才能。勇力足以震撼世界而能够守之以怯懦。

“拥有四海的财富,但能谦逊自守。”一个人他的钱财积得非常的多,这个时候他却非常谦虚,不要去炫耀,不去炫富,能够以谦虚自守,他的钱财、福报也才能够保得住。夫子说这是谦抑再谦抑的方法!夫子的这段话,也可以做为我们的座右铭。

古人非常明了宇宙之间的自然规律。月亮当它满的时候,十五的月亮,它慢慢的会变得愈来愈小,月满则亏。而当一个人他已经在各方面的才能、能力还有功劳达到一定程度,包括他的钱财、他的福报到达一定程度,都是要用谦虚的心、谦虚的态度来自守,才不会有祸患出现,这是古人的人生智慧。

古圣先贤是多么有智慧,他唯恐人们忘记了这个道理,孔子在周庙这个地方,就看到周庙里面所供奉的敧器,把它做为座右铭。制作了这个器皿,让人们时时看到就会警戒,有所省察、有所警戒,时时处处都不敢自满,都要注重以谦虚来养德。这样做为君王来讲,天下国家才可以长保,而不至于造成祸患,或者有所倾危,这都是古人对于后人的一种警戒、告诫。

同样在《韩诗外传》也谈到,当地位高的人能够谦虚的对待地位低的人,众人就不会厌恶他;而有钱的人经常能够救济这些贫穷的人,贫穷的人也就不会厌恶他;而有智慧的人能够欢喜去教导愚昧的人,愚昧的人也就不会厌恶他。这都是古人教导我们的一些重要的道理。

“对尊长,勿见能”这一句,当一个人在学习某种才艺,我们要引导他建立一种志向,而不是用他所学的才艺去炫耀。譬如我们在西方会看到,西方人特别喜欢艺术,喜欢音乐、雕塑、美术。小时候很多同学,他如果在读书的时候,选的是艺术方面的专业,他们就很希望有机会能够到西方学习古典的艺术。当孩子学习这些才艺的时候,我们要引导他,不是让他去充分的炫耀才能,而是要引导他学习这些才能,将来有机会能够造福人群,造福社会、国家。因为这些艺术在中国古人的眼里,都是文以载道、艺以载道,通过这些艺术来把人类的文化、人类的智慧经验的承传,把它记录下来。如果当一个人学习某种才艺,他是秉持着一种志向,一种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愿望,他选对了方向跟目标,自自然然就不会觉得自己学的才艺是有值得炫耀、值得夸赞的地方。这样的话,他在艺术方面、在才能的造诣上,也就能够不断的提升。

不能够见能,是长养孩子谦卑的态度。在《易经》当中,谦卦是六爻皆吉,而《书经》里面也说:“满招损,谦受益”。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谦卑,对他一生正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

在《了凡四训》,了凡先生教导给他儿子的家训里面,其中第四篇就是讲述谦卑的好处。当时了凡先生去考试,他就非常注意观察同学们,如果他看到有一些学子非常的谦卑,脸上是谦光逼人,对人都非常的恭敬、谦逊,即使这些人他的年纪很轻,但是了凡先生也断定他们一定会考上。往往考试的结果都不出他所料,凡是这些谦虚的读书人,往往他功名都能够有所成就。

我们常常要有谦虚的态度,要知道我们今天即使学会了一些才华跟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并不是它自然就形成的,而是要想到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很多的人给与我们照顾跟提携。愈有才华就愈要感念人们对我们的付出,感念父母对我们的照顾、老师对我们的培养、同学对我们的陪伴和帮助。当我们能够长养感恩心,而不是长养傲慢心,自然就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德行以及才能。

这句课文就学到这里,请接着看下面这一句:

当我们在路上遇到长辈,应该要赶紧向前去问好,要主动去打招呼,鞠躬、问好,这是见面的礼,不能够当作没看见。如果长辈没有事情要交代我们、嘱咐我们,我们就恭恭敬敬的退后站立在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按照古礼,无论是骑马也好、乘车也好,在路上遇到长辈,都应当要下马或者下车来问候,一直等到长辈离去大概是百步之遥,才能够离开。这是在古礼当中所教导我们的。

《礼记.曲礼》当中也说,“遭先生于道”,我们在路上遇到长辈,“趋而进”,就是这里说的“急趋揖”,要赶紧向前去跟长辈问候。“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如果说长辈有事情跟我们嘱咐、交代,就正常的来应对。如果“不与之言则趋而退”,如果长辈没有什么事情要交代、指示,我们就恭敬的退后站在一旁,等待着长辈离去。

路上遇到长辈,也不能够视而不见,这都是不恭敬的,一定要赶紧上前去跟长辈问候。“长无言,退恭立”,长辈没有什么指示跟交代,我们就恭恭敬敬的退在后面站着。

在礼节当中,除了见长辈的礼仪之外,我们在生活当中也会遇到很多跟礼节有关系的事情。譬如见面的礼,包括是鞠躬,还有西方的礼仪,握手,还有介绍的礼,都是在我们生活当中比较能够遇到的。见面我们往往可以用鞠躬的方式;而大人跟大人之间,现在往往是握手。当然握手是西方人的礼仪,中国人一般就是鞠个躬。遇到长辈的时候,我们要“急趋揖”,要主动的去跟长辈鞠躬。而握手,我们在国际的场合也常常会遇到的。握手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譬如握手的时候是谁先伸手比较符合礼仪,这个也要注意。像上司跟下属,一般是要上司先伸出手来,我们才跟他握手;而男女之间,一般是女士先伸手。而在握手的过程当中,也要很注意我们的态度,还有就是我们握手的力度以及时间,这些都是在生活当中要去注意的。

包括介绍的礼,彼此之间互相介绍。当然,介绍的顺序跟握手的顺序是相反的。譬如我们握手,一般都是长辈先伸手,晚辈再伸手,可是介绍的时候是反过来的,是要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下属介绍给上司,把男生介绍给女生,它刚好是转过来的。

礼仪本身是天然的顺序,《礼记.乐记》当中也有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它是天地的一种自然的顺序跟规律。而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长养我们恭敬之心。礼的点点滴滴,是让我们诚于中形于外,我们内心当中对人有恭敬心,自然表现在外面就会有相应的礼节。包括我们在给别人送名片,也很讲究礼。

“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我们即使在路途当中遇到长辈,也不能够失去恭敬之心,要主动的跟长辈打招呼。一旦长辈没什么事情,他离开之后,我们才可以走,“长无言,退恭立”。包括我们出门在外,回到家里也是如此,也要先跟父母家人打招呼,做好沟通。因为可能我们一段时间出门在外,回到家里,父母亲也都很关心我们在外面的情况是如何,做为子女,也要体会到父母的感受跟需要,这个时候也要坐下来,跟父母、跟长辈,很有耐心的陪伴他们,把自己最近的情况,跟父母、跟长辈也都报告,让父母都能够安心。一直到父母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交代我们了,我们再来做自己的事。

总之,礼无论是哪一个细则、哪一个条目,它所讲求、它所强调的都是恭敬的态度。我们无论是在行住坐卧生活的过程当中,时时刻刻心里都有尊长存在,不是目中无人,不是目无尊长,而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逾越做为子女、做为晚辈他应该要有的态度、恭敬。我们能够用恭敬来存心,自然我们在《弟子规》、在《小儿语》、《续小儿语》当中所学到的细则,就很自然能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变成生活的常态,变成我们非常自然而然的行为。

好,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