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妈妈
想起自己小时候上学,要在家里自己带板凳去学校,教室的窗户冬天常年拿纸糊,上初中每天要骑二十多分钟自行车去学校,条件非常的差。
想一想现在孩子上学,父母车接车送,明亮的教室还有空调,好看的文具书包,学习环境好生活条件好,条件真的是比我们那个时候好了太多倍。
但是眼前看到的不一定代表全部,有经济发展好的地方,还有经济发展差的地方,有些地方的孩子上学条件依然非常艰苦。
孩子背着麻袋做的书包,形单影只格格不入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组照片,看到的第一眼就有些莫名的心酸,一群孩子在学校里排队,一群小朋友都背着书包排好队列,但是有一个孩子却十分的显眼。
这个孩子没有和其他同学站在一起,而是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队伍的外面,其他同学的书包一看都是外边买来的,样式也都比较新潮,但这个孩子书包就有些特殊了。
这个孩子的书包,不是从外面买来的,如果仔细去看,能够看出是化肥袋改制的,上面还有孩子妈妈自己用笔画画上去的图案,除此外那密密麻麻的针线缝的也非常的结实,虽然外观上不怎么好看,但一针一线寄托的都是妈妈的爱。
可能也是因为书包的原因,小男孩非常的低落,一个人站在队伍外边一些形单影只的感觉,不得不说这可能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早懂得生活的道理。
网上对于这组图的评论挺多的,大部分人都是鼓励的话,大家都在夸赞妈妈心灵手巧,一看就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也鼓励男孩不要自卑,要好好学习,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知识文化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然了也有一小部分人,抨击孩子家长哪怕是出去打工,也不会让孩子过得这么丢人。人世间疾苦有很多,在不明白真实情况的时候,也是很少下结论。
只是从妈妈那一针一针的缝补中,我看到的是妈妈对孩子的关心,有时候穷不可怕,思想狭隘才可怕,不要随便攻击一个爱自己孩子的母亲。不要让生活的苦,限制孩子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方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个“千里背娘上大学”的刘秀祥。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患上间歇性精神失常,为了读书自己搭棚子,闲时捡废品,上学就认真学习,一直把自己的母亲带在身边。
哪怕是上大学也把自己的母亲带在身边,置换下场景,那种状态下换谁不崩溃?刘秀祥也曾崩溃过,但他坚持了下来,并且写下来“当你抱怨没鞋穿时,回头看一看,发现别人还有脚”,依旧用乐观的态度回击生活的苦难。
后来他不仅完成了学业,还成为了一名教师,在18年的时候还成为了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能看到,人穷但不能志短,哪怕生活再差,也要尝试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除了学习,没有更好的方法。
同样一位更厉害的人物就是刘强东,他的经历我们也耳熟能详,小时候吃不饱,上大学全村集资,但就是靠着一股子执念,他真的走出去了,而且又回到家乡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放在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身上,知识就是改变命运的方式,放在我们普通家庭身上,知识仍旧是孩子未来生活更好的依靠。
好的学习成绩考上好的大学,出校门找工作就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薪资也会高发展前景也会大,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所以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家长还是要重视的。
我是小雪妈妈,一名90后宝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