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生儿容易养儿难。尤其等孩子上学的时候,家长们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就连小学生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当孩子幼儿园毕业,即将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希望孩子能提前接触小学的生活。
不仅是家长,学校的老师也很注重即将入学的孩子们。曾经就有一位家长晒出了孩子上一年级,开家长会时记录下来的东西,既然写了足足七页纸,信息量非常多。由此可见,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有很多事情需要家长注意。
小学和幼儿园区别大?
幼儿园和小学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进入小学后,身份就不一样了,不能按照幼儿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一定要习惯角色的转换。大多数幼儿园都是以玩耍为主,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所以孩子相对比较自由,即便玩耍学习都不认真,也无伤大雅。
但是小学就不一样了,在小学孩子要学习基本知识,因此更严谨规范,每堂课都有规定的时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能做小动作,每天还要完成家庭作业,甚至隔一段时间要进行考试。所以孩子上小学没有幼儿园那么轻松,最主要的变化就是要懂规矩。
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需要帮助他们做好哪些准备??
1、心理准备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可能并不能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这时就需要家长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了。告诉孩子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需要注意什么事情,上课应该认真听讲,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还要认真对待考试。另外,家长要告诉孩子,在小学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越来越像个大人一样。
2、规范孩子的行为
虽然幼儿园也有规定的时间,但即便孩子不遵循这个时间,也没有什么关系,可上了小学以后,家长就要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有正确的时间观念。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写作业,几点睡觉等,此外还要让孩子遵守学校的纪律,讲礼貌、讲文明。
、准备上学的用品
孩子进入小学后,需要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书包、文具、书本、作业本等等。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水壶、毛巾等。家长应该提前给孩子准备好,不要让孩子带玩具,同时还要教会孩子自己整理书包,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规范孩子的行为。
4、给孩子打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就成为了主要任务,所以父母要在家给他们打造一个适合学习的角落,比如给孩子准备一张舒适的书桌,书桌旁最好摆放一个小书架,可以让孩子摆放课外书以及课本。另外,要让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还要记住父母的电话和家庭住址。
除了孩子,家长还要做好这些准备?
1、培养孩子的习惯
要想孩子有个不错的学习成绩,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此时的家长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爱思考、阅读的习惯,这样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更轻松。不仅如此,家长还要多跟孩子沟通,每天都询问孩子,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应及时引导。
2、多跟老师沟通
孩子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家长并不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此时就要多跟老师沟通。比如多询问老师,孩子的学习状况,或者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家长心里要有家校教育理念,积极跟老师和学校合作,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更进步。
、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的作业
进入小学后,孩子就要增加家庭作业这一项内容了。此时,父母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写作业,而且还要检查孩子的作业,以此来得知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如何。家长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不要只注重正确率,还要看孩子的字迹是否工整,因为可以从中体现出孩子的学习态度。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如果孩子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进行角色的转变,那么他们会更轻松,家长也会更省心。
因此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学校的信息,做好各种准备,可以提前跟老师沟通,并在家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孩子才能更快的接受小学生活。如果孩子期间遇到任何困难,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帮助。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六年,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更像是关卡。孩子独来独往没有朋友?上课总是发呆,专注力差?没时间观念,写作业拖拖拉拉?大人讲的话总是说完就忘?一玩游戏就停不下来?孩子像是匹难驯的烈马,如果有一本书能让你的孩子平稳越过这六年,你会怎么打开它?
数万家长口碑传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突破教育的难题:1—年级打好基础、4—6年级注重身心发展、小升初做好孩子后盾。让父母提前知道、全面准备、科学引导、抓住关键,改变孩子一生。
本书以大量案例向父母阐述教育真谛,提供大量建议,成为孩子爱学习的“吸铁石”,小学教育的“指南针”。这本书还附赠《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88则重点诀窍化解亲子冲突,直面8大互动关键点,精准弥补亲子短板区。
不管再忙,不如放下工作读一读这套《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亲子教育2大册》,让你不再对孩子吼叫,不再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