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为什么越来越贵了#等相关话题冲上新浪微博热搜,引来不少网友调侃:文具行业也出现刺客了?
高价刺客杀进文具行业
高价文具,之所以能引起大范围讨论,是因为其与我们印象中的文具价格相比,差距略大。
在开学季以前,#一支中性笔卖55元#的话题就已经有高热度了。
从中性笔开始,文具礼盒、文具盲盒等一系列产品的价格,接连被拎出来「讨伐」。它们动辄五六十,更贵的甚至已经达到了三位数。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北京朝阳的一位妈妈,就被自己小学二年级女儿挑的新学期文具「吓」到了。数量倒是不多,3支自动铅笔、2支中性笔和一套内含胶带、橡皮的本子礼盒。一结账,元。
显然,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文具作为学生群体的高频消费品之一,价格也跟着往上跑了。而这些高价文具,正在外观、功能等层面「卷」出新花样。
在消费领域,热门IP的「带货能力」早已得到验证,其一直是各大消费赛道争相抢夺的香饽饽,文具行业也没有例外。
它们的定价往往都不低。据了解,在某进口文具店,迪士尼联名的自动铅笔售价为95元,漫威联名的自动铅笔售价甚至高达元。饶是如此,依旧有大批学生争着要买。
不论是文具联名还是文具盲盒,都没有脱离传统玩具形态,但黑科技玩具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过去的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但如今10后的新文房四宝,已经成了自动削笔器、桌面吸尘器、电动橡皮擦和坐姿矫正器。
价格确实更贵了,但文具品牌也因此获得了技术专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旗下产品的品质升级。
不难发现,文具行业的确涌现了不少「高价刺客」,但同时,它们也刺激着行业的持续革新。
新消费的风,刮向文具?
与其他行业的新消费相比,文具新消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性。和知名ip的联名营销、售价日渐高昂,这些都是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文具行业自带的工具属性,让其纵使因营销涨价,仍能吸引消费者趋之若鹜。
今年期间,天猫文教行业负责人观照就表示:“文具行业增长迅猛,5月底环比销售快速提升,这体现了随着复工、复产、复学政策落地,市场对于文具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回暖,也体现出文具产业很强的韧性。”
进一步来看,新消费的风刮向文具,对行业来说也并非坏事。
1.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具消费水平仍有较大的上扬空间。
以书写工具为例。近年来,美国书写工具年人均消费稳定在11美元左右,日本书写工具年人均消费稳定在6美元左右,而中国年年人均书写工具为2.7美元左右。
可以预见,在新消费的驱动之下,我国文具消费水平未来有望持续攀升。
2.对依赖线下渠道的文具品牌来说,借势新消费迅速升级更能抵御不可抗风险。
疫情对实体行业的冲击尚未结束,对目前仍比较依赖线下渠道的文具品牌而言,急需迅速增强抵御不可抗风险的能力。而新消费正是这样一阵东风。
在不少消费赛道都在「以涨价换生存」的大背景下,文具行业出现「高价刺客」,也就不那么令人惊讶了。
当文具消费向文具新消费转变,行业里的玩家也迎来了新一轮考验。消费者的确会因文具自带的工具属性,为营销带来的品牌溢价买单。但最终决定品牌能走多远的,依然是产品是否具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