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具 >> 文具介绍 >> 青未了口子街记忆

青未了口子街记忆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1203/8458713.html

文/魏佑湖

口镇,又叫口子街,是一个千年古镇。我是地地道道的口子街人,在这方福地,我已生活了一个甲子。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这里的每一条街道,都诉说着往日的鼎盛与辉煌。我对她的情感,正如张炜主席所言:“在我心中,走遍大地,也仍然找不到比童年生活的那个自然环境更美的地方了。我的这个意识很固执,以至于我常常觉得自已有一半多的使命就是为了讲述它,它的所有故事。我甚至想,在未来的一天,如果人们厌烦了现在的建设——这一天总会有的----就会按照我书中对那个环境原貌的记录,去重新恢复那片原野。”诚然,无论她发生怎样的变化,她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磨灭不去。

口子街,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记载虽无从查考,她是由几个村逐渐扩大连成的。古为嬴族生活范围,是嬴文化重要组成区域。嬴姓始祖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封嬴国,方圆百里,口镇一带属古嬴国辖地。传说,先有赵家村,后有三里庄。三里庄就是现在的西街,距赵家村三华里。据出土的赵氏墓碑等文物考证,口镇至迟在周朝已经形成村落,距今有多年历史,是境内最早的村落之一。公元前年,吴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季札出使齐国返回途中,长子去世,葬于口镇垂杨村一带。孔子曾经在此观礼,明朝傅国璧立“孔子观礼处”碑纪之。

口子街地处齐鲁边界,西距嬴城十三余里,南距孔子观礼处的垂杨不足二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据《莱芜县志》记载,口子街历代均属莱芜县管辖,明初已成为邑内一重镇。明、清、民国时期,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口繁盛,各类商号、门店百余家。明《嘉靖莱芜县志》载:“吐子口集,县北三十四,斗秤四十,二七期”。嘉靖年间即逢二、七为大集,四、九小集。每逢集日,除莱芜本地百姓,淄川、博山、周村、章丘、济南、泰安、新泰、沂源的商贩云集吐子口,天不亮集市上就摆满商品,天黑人们才逐渐散去。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吐子口邑,巨镇也。东通淄博,西达泰安、济南。商业繁盛,居民约数千家,有石寨,周十余里,居人恃以无恐”。清末民初,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吐丝口商业达到历史巅峰,为莱芜之最。有开办酒店、油坊、铁器铺、药房、钱庄、酱园等众多产业的“复兴”商号,有家资巨富、拥房百间的晋东盐业公司,有明德堂、福聚堂、福泰堂、义和堂、东顺堂中药店、药铺,有会英居饭店、源聚恒、源盛恒酒店,有丰裕钱庄、恒泰银行,有仁昌、和盛、东胜永窑货店,有李家、谷家、黄家、申家、韩家旅店,有协成义绸布店、文升堂石印局、杂货店、理发店、缝纫店、木匠铺、鱼行、麻行、煤栈……但凡人们生产生活必需品,口镇几乎都有生产经营。

如今走在老街,不时传来小商贩的叫卖声,还会看到路旁的木架上凉晒的南肠,还有依墙闲坐的老人。看这边几个下棋的老大爷,正酣畅对垒…

明嘉靖年间,始建吐丝口围子墙,城墙为土墙。清咸丰年间,口子街以石筑墙建寨,因其为济南至博山的必经之路,故名博济寨。周十二余里,留东、西、南、北四门,并以寨中隅首(俗名隅头子)为界,分为东、西、南、北四街。石寨外挖有宽10米,深4米至5米的壕沟,进入口子街只能从东、西、南、北四门入,故有居人恃以无恐之说。年,赵家村士绅宁子彬主持重修年久失修的寨墙,墙上设有墙垛,墙垛上面有枪眼,每隔米便有一岗楼,三面设有枪口、炮眼,可三面迎敌,增强其防御能力,且为防攀墙而上增加障碍。东、西、南、北四个大门上皆有巨型石匾,东门石匾“清寅”,西门“瞻岱”,南门“懿阳”,北门“拱辰”;有小东门、小西门、小南门、小北门,只有小东门开通,其余小门开设后用砖堵住。圩子墙外有一圩子壕,通过五个城门与外界相连。坚固的城墙,严密的防御措施,使吐丝口多次免遭匪患。此围墙历经近百年沧桑,于解放战争期间拆除。年,日军入侵口镇,在口子街建有三层炮楼,并在口子街设伪区公所。日军建炮楼、岗楼时,拆毁口镇寨墙、玄帝阁、城隍庙、盐店,文物古迹惨遭破坏。年,口镇解放,部分围墙损毁,岗楼被群众拆除。年2月,莱芜战役期间,吐丝口是主战场,白衣庙、围子墙、古民居等古建筑彻底毁坏,成为口镇人永远的痛。

北阁子坐落于北街北首的玄帝阁,为土石木结构的两层楼阁。底层为长30米、宽4米、高5米的弓形通道,顶层为木质阁楼庙宇。明代嘉靖年间()建成,解放战争时被焚毁。早些年代的北牌坊“魏孺人节孝坊”,坐落于北阁子北、北门里南,是清道光年间为魏赓稷妻赵氏而立,于年拆除。南阁子坐落于南街南首的观音阁,位于小南街处观音堂北的南街南首与小东街交会处,阁基为石砌,半圆形洞孔为过往通道,上层为木质阁楼,实际供奉文昌帝,但因地处观音堂附近,人们俗称为“观音阁”。此阁建修年代要比“北阁子”久远,又先于“北阁子”毁于战火,以致被人们淡忘。“观音阁”为当时口子街最高建筑,站在阁楼上可以将吐子口一览无余,美景尽收眼底。明朝莱芜训导黄元忠曾写有《吐子口观音阁》:“百年踪迹半江东,选胜无如此地雄。千里丹青开碧落,万山迴合走苍龙。”就描绘了当时吐子口一派丰收繁华的景象。这是口子街人一种深沉的骄傲和幸福。

昔日的口子街,“一望平畴似锦成,青山高下缘云明”,那光滑的青石板路,那琳琳琅琅的店铺,那古朴典雅的匾额,那林林总总的旗幡,还有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透露着古镇的一派繁华景象。口子街自古商业发达,是鲁中重要商品集散地。是鲁中重要商品集散地。明代以来,口子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各类商号、门店百余家。市场上物资极丰,青菜市、果品市、木货市、铁业市、窑货市、粮食市、糠市、杂货市、火绳市、鸡蛋市、骡马牛羊等牲口市,五花八门不胜枚举。特别是赶腊月集,货物应有尽有,集市上人流如潮,就像一串串蠕动的蚂蚁,推车的、挑担的、背包的、挎筐的,领小孩儿的、牵着牲口赶马车的,简直是人声鼎沸,似乎被什么美味大餐吸引着各条路上人流不断,洋溢着欢乐气氛,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上演着“清明上河图”的奇观。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张家林的“鞭炮”市。鞭炮炸响如雷,震耳欲聋,真是热闹非凡。卖鞭的黑不溜秋的,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夹在人群里,听听响声,闻闻硝烟味,疯抢噎的炮,回家拨开做滴滴机,晚上又是一场热闹,真是过瘾。感觉是那个年代最纯、最香的年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以梦为马的年代,奔跑的脚步就能找到春天,就连河水都是清澈的。

清末民初口镇商业达到历史的巅峰时期,商业为莱芜之最,位于西通泰安、东达博山要道两旁的口镇西街两侧的商号、店铺占整个口子街的一半。博济寨以“艺赡”为商号开办的铁工厂、木工厂、丝工厂、布工厂等业,其中铁工厂以生产铁锅、铁壶等生活用品为主,铁业门店在隅首以西街北侧,木工厂及门店在其对面街南侧。西街人申家以“复兴”商号办有酒店、油坊、药房、酱园等商业,生意兴隆,“复兴”酒楼现在还保存完好。其他商号还有顺香斋南肠老店、明德堂药铺、福聚堂药铺、会英居饭店、源聚恒酒店、丰裕钱庄等。丰裕钱庄是原莱芜县委书记刘仲莹父亲刘永仁的钱庄。年刘仲莹一家从鹁鸽楼搬来。当时为了开展党的地下活动,钱庄就成了最好的身份掩护。这是他后来寻党重要的经济来源。这座方正的四合院,现在基本还保留着原貌。与“丰裕钱庄”在一条主街上,相距不足米的“李宝文西医门诊”,就是今天口镇卫生院的前身。二者与北门里韩裕超家门外的刻字门店,形成三角阵势,为当时我地下党三个重要的联络点,为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家窑货店大都聚集在关帝庙至桥头以西的路段上。窑货市以西是与西街商号同碧生辉的旅店业,这里分布着李家店、黄家店、韩家店、申家店、邵家店、谷家店等,还有北店、南店等,众多的旅店为远道而来的经商者提供了便利。在西街当时其他商号还有“会英居”饭店,“源聚恒”酒店,“人和”铁工厂,“恒兴”铁工厂,“仁昌”窑货店,“和盛”窑货店,“东(义)胜永”窑货店等吗,很是繁华。每逢二、七口子集,这里人山人海,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有“聚宝盆”之称。

那些古老的街道,那些林立的店铺,那些特色的美食,那些清脆的叫卖声……

南街南首东侧有一座“郑孺人节孝坊”牌坊,坐落于小东街西端,呈东西走向,牌坊主门净宽2.5米,石坊为3层框架,高14米,于清道光四年()为孺童郑条之妻张氏而立,于年拆除。与商号同碧生辉的是南街村的两条主街历来为口镇的重要集市。其中观音街,是旧时口子街的中心街。它南起“观音阁”,北至隅首,街道路面皆用青石板铺就,平整光滑,是由士绅宁子彬修铺。沿街店铺商号林立,店铺门前俱为一色的木柱石台前出厦,商铺房舍整齐美观。民国时,较大的商号有“恒泰银行”、“文升堂石印局”、“艺瞻丝织厂”、“协成义绸布店”、“福泰堂中药店”、“义和堂中药店”,还有西药房、书店、饭店等计50余家。从观音街南首向东至小东门,呈东西走向的街为小东街。这是南街村的第二条主街。街道以石铺设,街两旁多系工商户,较大的门面有“口镇粮所”、“源盛恒酒店”、“东顺堂中药店”,还有饮食店、杂货店、理发店、缝纫铺、木匠铺等70余家。48年至53年莱芜县委就设在这里,有公安局、财政所、武装部、税务所等部门。逢集日,此街为粮食市场和木货市场,曾一度繁荣。集市迁移后,工商户多停办。

北街村古今均为口镇商贸、物资、文化交流中心。72年建起了露天电影院,口镇供销社,莱芜二中,口镇卫生院,口镇政府等等就坐落在这里。

东街的商号主要有“顺香斋”南肠老店,是莱芜独有的名吃。口镇南肠,具有营养丰富,美味清口,健胃理气等功能,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是宴宾和馈友之佳品。年,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明德堂”、“福聚堂”药铺、吕家“猪胰皂”、魏家“宝善行”银器首饰等。除了以上所说,口镇四街有名的商号还有章丘的永复号、瑞兴号,本地万和号、茂盛号、广升号、和盛缎店,广兴木厂、广医号、恒盛号、德源号、太盛店、福泰永、立祯祥、会文斋、蚨聚东、银匠楼等上百家,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副食、铁木器具、文具用品、银器、锡雕、酒店油坊、当铺钱庄、医院药房、丝绸布匹、盐业、旅馆、茶叶土产、缫丝铸造、蔴行等,是蚕丝、陶瓷、煤炭、食盐等贸易中心,商品贸易十分繁荣活跃。年,莱芜县人民政府在“艺瞻”木业、铁业、布业等基础上成立了木器厂、铁业社、翻砂厂、供销合作社。

东街有著名的街道“进士巷”、“花园巷”和“肉胡同”。“进士巷”为清朝乾隆年间进士魏照藜的家宅;“花园巷”为举人魏鸿祚的花园。“肉胡同”也叫六尺巷,它的故事在口镇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因为巷子口有家卖肉的,相传魏家和邻居因为宅基地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写信给做官的至亲魏鹏展,要求他出面解决。魏鹏展看了信后,他回信中写道: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家见状也让出了三尺,成为六尺巷,比桐城张英所说的“六尺巷”故事,还早二十多年,至今令人们传颂。

口子街人自古就注重教育,兴办学堂,明清时期出了六位进士。明隆庆年间,莱芜知县傅国璧在垂杨村建起了垂杨书院,又名观礼书院。现在,被省城的文化学者张期鹏先生得以传承和弘扬,是省内,乃至全国有十分影响的文化品牌。后较为著名的有口镇东街魏氏私塾,涌现出了“一门三进士”,六举人,拔贡7人,贡生数三十余人的辉煌业绩。追根溯源,这都归功于口镇街人重视教育的结果。清乾隆年间韩阶平所创建芙蓉书院,后成为西街小学。人们从这里走过,似乎还听见那朗朗的读书声。年在北阁子创办古嬴民众学校,是在中国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年建立了口镇完小,年口镇完小改称为莱芜第二实验小学。年莱芜八中从雪野迁到口镇,与八中合并,改称莱芜二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口镇老街,远近闻名,早先谁家闺女以嫁到口镇街为荣。当年繁华的老地方,已觉得房子矮了、街道窄了,车辆都得小心翼翼经过。如今,山东重工智造城的介入,口子街面临拆迁改造,这个千年古镇原貌将不复存在,南街已经平地而起三个小区--雍和园社区、德和苑小区、尚书院小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镇将崛起,六纵六横的宽阔马路,拔地而起的门面房,形成了小都市的图景,正呈现给大家。

这真是:剃头铺,小吃摊,童年景,增益老街貌;

宽敞路,商业街,楼幢苑,彰扬时代风。

沧海桑田,岁月无声。口子街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永不风化的印记。

记忆永恒!

(图片源自网络)

魏佑湖:山东莱芜人。曾用笔名:闲云。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明湖诗社会员,原莱芜市文史馆馆员。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联系;投稿邮箱:ddsww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