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玲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sk/304261/
年2月3日,距离中国农历春节只剩4天,距离香港正式回归祖国还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
这一天,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大家都在繁忙的准备着迎接新年的到来和故土香港的回归,然而对于河南一位名叫谢婉莹的6岁小女孩儿来说,这一天却是她永生难忘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她收到了远隔万里,身处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一封信。
那天中午,当小婉莹一家正准备吃饭时,负责收发邮件的小区门卫大爷突然叩开了小婉莹的家门,在见到小婉莹后,老大爷笑嘻嘻的喊道:“莹莹!你的贺年卡,上面还有洋文呢!”
一听有洋文,小婉莹顿时激动起来,因为她知道,那张贺卡一定是她翘首以盼2个多月的英国女王的回信!
小婉莹接到贺年卡后,她急忙拿给父亲谢峰和母亲全春兰看,身为英文教师的全春兰拿起贺年卡后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张贺年卡,而是一张别具一格的信封,只见信封上端有一幅美丽的彩色图案,上面注有“BUCKINGHAMPALACE”的字样,这是英国历代君王办公及主要居住的宫殿——白金汉宫的英文名字。
而信封的右上角则有一枚精致的彩色人物图像邮票,信封上写着:
中国·河南省内乡县师岗小学学前班谢婉莹小朋友收
落款是:英国·伦敦白金汉宫
拿着这封特殊的来信,小婉莹一家都非常的激动,他们小心翼翼的拆开信封,一张令全家人期盼已久、内容简洁而情感真挚的英文信笺跃然于眼前。
在母亲全春兰的翻译下,信的内容开始显现在小婉莹的眼前:
亲爱的谢婉莹:
我受女王陛下的重托给你写信,谢谢你的来信。由于陛下公务繁忙,每天都要收到许多来信,不能亲笔给你写信,陛下特意嘱咐我回信转告你:你的建议已受到重视。再次谢谢你的来信!
向你问好!
英国女王秘书皮欠娃·艾特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捧着这封漂洋过海、辗转万里的英国女王回信,全春兰的双手都有些颤抖了。这位执教八年的英语教师在读完这封信后深深的感叹道:
我们数十天来的心血没有白费,女儿那颗纯洁真挚的童心也得到了满足,她的爱国热忱得到了英国女王的认可,我想她以后一定会为爱国而感到自豪的!
说完便把小婉莹搂在怀中,就在此时,小婉莹突然对全春兰说:“妈妈,妈妈,你看,伊丽莎白二世!”
循着女儿的声音,谢峰和全春兰对着信封上的邮票仔细一看,果然那张邮票上的人物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这时候,谢峰又注意到了女王回信的日期:12月20日。
对中英两国外交史颇为熟悉的谢峰知道,年的12月19日,中英两国正式发表了《中英联合声明》,由此,香港的回归日期被正式确定了下来。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12月19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而英国女王选择在中英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的12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回信,是否也在委婉的告诉小婉莹,英国一定会遵守诺言把香港还给中国?
一想至此,谢峰的心情更加激动了,因为再过不到五个月,香港就真的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而小婉莹在一边也开心的不断重复着此前她每天都会重复的那句话:“我就知道,女王一定会给我回信的!”
看着女儿自信幸福的小脸,谢峰和全春兰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
他们忘记了吃饭,任凭泪水逐渐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于是,去年的情景又一一浮现在他们的眼前......
那是年7月初的一天晚上,当时谢峰一家正在看电视,这时候5岁的小婉莹突然转过头问父母:“香港在哪儿?”
听到小婉莹的问题后,谢峰和全春兰非常吃惊,他们问小婉莹:“你在怎么知道香港?”
小婉莹回答:“我咋不知道?这些天电视上一直在说香港、香港!”
这时候,谢峰和全春兰才意识到,香港回归早已经深入民心,妇孺皆知了。
听了小婉莹的回答后,谢峰当即决定要给小婉莹普及一下关于香港的历史知识。
于是他拿出一张地图,指着南海边上的那块弹丸之地,给女儿讲起了香港以及中国过去的那段屈辱历史。
在讲完那段历史后,谢峰十分郑重的告诉小婉莹:“孩子,香港再有一年就要回归祖国了,我知道,当香港真正回归我们大家庭后,你会更加了解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南端,有一个高楼林立的繁华香港,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地球那边,有一个曾长期霸占香港达百余年之久的‘大英帝国’,知道中国人一定要讨回香港的决心和信心,知道香港回归中国的那个神圣而庄严的日子!”
小婉莹虽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望着爸爸激动庄重的脸庞,她努力的点了点头。
小婉莹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是镇政府上的干部,母亲毕业于南阳师专英语系,在县师岗中学任教。
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幼小的谢婉莹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小婉莹不仅聪明伶俐,思维也非常的活跃甚至奇特,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父亲谢峰,还时常给小婉莹讲述历史知识,所以小婉莹从小就对历史充满了兴趣。
因为父母的教育很成功,所以小婉莹从小就在同龄小孩中出类拔萃。
于是在年9月,小婉莹便随母亲进入师岗中学附小学前班学习。
在学前班里,小婉莹的成绩一直都非常的优秀,尤其是在跟同学们谈论起历史时,她总能讲得滔滔不绝,令同学们非常的崇拜,而在经过那天晚上父亲的普及后,小婉莹对“香港”更是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有一次,小婉莹心爱的文具盒被同学摔坏了,她心疼的要求同学赔偿,结果同学却满脸傲气的说:“赔就赔,我爸爸是采购员,我让他去郑州给你买一个!”
看着同学得意洋洋的样子,小婉莹很生气,于是她回怼道:“去郑州买有什么可得意的,有本事让你爸爸去香港买一个!”
“香港?”这大概是同学第一次听到“香港”这个地方,所以他满怀疑问的问小婉莹:“香港在哪里?”
见同学发出疑问后,小婉莹便很得意的对同学讲起了关于香港的一大堆故事,在小婉莹精彩的讲解下,越来越多的同学都聚拢在小婉莹身边听她讲香港的故事。
从那以后,小婉莹一有时间就让爸爸给她讲香港还有英国的故事。
当时谢峰的书柜里有一本名人传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所以谢峰便决定拿出更多的时间给女儿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从女王的出生到入住白金汉宫成为万众瞩目的英国女王,小婉莹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充满了求知的好奇。
有一天,电视台播放了《香港百年》的专题片,当专题片播放出伊丽莎白二世的图像时,小婉莹突然叫道:“爸爸,妈妈,快看,那是英国女王!”
然后她便又拿出父亲的那本人物传记,反复端详着书的封面上那个威严而慈祥的英国女王,然后便陷入了沉思。
晚饭时,小婉莹突然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要给伊丽莎白二世写信!”
“写信?写信干啥?”父母不解的问道。
小婉莹指着封面上女王的画像,一字一顿的说:“让她把香港还给我们!”
听了小婉莹的回答后,谢峰和全春兰非常吃惊,“写信给英国女王,让她把香港还给中国”,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吧,想必也没有人敢真正的写这封信吧!
虽然,在谢峰和全春兰看来,女儿的突发奇想很难实现,但他们还是认为,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并给予女儿大力的支持,因为这是女儿爱国的表现,不能给女儿的爱国心泼冷水。
所以,根据女儿的愿望和口述,以及那本传记上的地址,谢峰执笔写下了一封只有六十多个字的短信:
尊敬的伊丽莎白二世:
您好!依据《中英联合声明》,请如约把香港归还中国,保护世界和平!
祝您健康长寿!
中国·河南省内乡县师岗小学学前班
谢婉莹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
谢峰写完后,全春兰把信翻译成英文,然后由小婉莹一笔一划地抄在一张信纸上。
年11月10日,谢婉莹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内乡县邮电局,把那封贴足六元人民币、寄托着谢婉莹满腔希望的信件投入到那个橄榄色的邮筒里。
从那以后的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小婉莹一直在等待着伊丽莎白二世的回信,虽然谢峰和全春兰一直认为英国女王几乎是不可能回信的,但他们不想让小婉莹失望,所以他们每天都会找各种理由去鼓励小婉莹。
而小婉莹呢,她从来不认为英国女王不会回信,每当晚上电视台播放《香港百年》的时候,她就会拿出那本英国女王的传记,然后指着封面上的伊丽莎白二世喃喃自语:“你怎么还不回信!”
每次看到小婉莹这样自言自语,谢峰总会劝慰她:“莹莹,你的信英国女王肯定收到了,不过她很忙,年纪又大,不一定能及时给你回信,但是她一定会把香港还给咱们的,到了香港回归那一天,你也有一份功劳在里面哩!”
虽然父亲的话让小婉莹的心有了些许安慰,但两个月后,小婉莹还是非常的心急,于是在年的1月6日,她像之前那样向伊丽莎白二世又发去了同样一封信。
终于,在焦急不安的等待中,在春节来临的腊月二十六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那封饱含真诚友谊并婉转许下诺言的来信飘然而至万里以外的中国,然后被送到了6岁的小婉莹手上。
女王的那封回信,了却了一个中国女孩儿渴望香港回归、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同样的,也显示出了这位高龄女王坦荡的胸怀和博大的爱心。
一次非凡的通信,一曲和平的颂歌,英国女王和中国6岁小女孩儿的故事也是香港回归和中英两国友好的见证,如今,香港回归已经过去2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已经去世,往事已然过去,故人也在陆续凋零,唯不变的,是中国亿万人民的那颗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