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相信很多人之前都看过这样的报道: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气到心梗发作。看着夸张,但也并非空穴来风。那么有些小孩是不是真的那么难伺候呢?答案是肯定的。为避免真的会心梗发作,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学1-3年级的学习管理方法。第一,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在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法律层面和生理层面都是。有些家长加入了亲子感情后,不知觉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是自己的各种延续,所以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对他们的“笨和蠢”百思不得其解,上纲上线,火气攻心。试问,你会别人的孩子上火吗?别人家的孩子考0分你也无感,考分你也就惊叹一下,他们写多少作业考多少成绩不取决于你上不上火。一样,你孩子写多少作业考多少成绩也不取决于你上不上火。所以在学习这件事上,一定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去对待,这将决定他们能够完成多少与学习正相关的事情。第二,陪伴。不要认为与第一条矛盾。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很稚嫩,他们很活泼,他们很本能,他们有很多小聪明......他们需要引导,所以必须陪伴。陪伴是为了孩子能够静心学习,矫正不好的学习习惯。所以陪伴是一个很高级又很细腻的活。1、陪伴时,你的小聪明一定要比孩子快,否则容易被孩子带跑偏了。比如,“妈妈我好累,不想写了,我玩一会再回来写,求求你了“,很多妈妈一听这话,再看那楚楚可怜的表情,顿时心一软,哎呀孩子真的好辛苦,万一累坏了怎么办,休息!那恭喜各位家长,你们进入了孩子的思维回路里,这是死循环。像这种情况,你要快速反应,答应孩子休息,但是要问他完成多少了,还剩下多少,计划休息几分钟然后回来完成剩下的,最好引导孩子自己说,到时间就让他回来写作业,让他明白你答应他的事情做到他答应你的事情也要做到。否则一旦被孩子的小聪明撕开了你的防线小口,以后此类的小聪明将会是源源不断。2、耐心。陪孩子学习,哪怕只是完成作业,一般也要一个多小时,没有耐心不控制情绪,你是办不到的。所以在陪伴的时候一定是专心致志,心无旁念,把孩子带入一个心无杂念的状态,为他开启学习心境。否则你开小差,他也开小差。3、形式。是否是陪伴时一定是对孩子寸步不离,其实不然。一定懂得把控的技巧,比如说,这页练习,爸爸给你15分钟写完,爸爸等会就过来检查,不认真做的要罚抄。然后你就可以离开了,但不是放任,一定要不是用眼光去监督,发现问题了及时制止,直至孩子脱离父母也能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出来。不建议在身边蹲守,不然你烦他也烦。4、互动。有些知识是比较干涩的,需要你去跟他互动缓解他的枯燥感,比如记乘法口诀,比如记生词。家长可以适当地提问,用生活中对应的事物去讲解,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增进记忆。图片来自网络第三、培养学习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可为了一时完成作业,不顾习惯的培养。1、学习四步骤——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对于小学孩子来说,每天能够按时完成这四点,达到A+基本没有问题。每天晚上的学习时间大概2-3小时,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去合理安排这四步骤的时间,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有些家长知识一味的让孩子完成作业,不了解孩子学校听课情况,不复习以前的知识,不预习明天的上课内容,这不是合理的学习方式。具体每个步骤有什么作用就不赘述了。2、学习姿势。坐姿首当其冲,端正挺直的坐姿,孩子更不容易走神趴桌,利于腰椎发育,旁人看着都舒服。其次头部,有些孩子一写字就爱把头趴得很近作业本,非常不好,容易近视不说,久了还影响坐姿。最后握笔,握笔的动作打小就要练好,否则到了高年级为了不影响写字速度,就惯性使用小时候的握笔动作。好的握笔动作,写字更铿锵有力,写字不吃力,握笔动作也好看。写字时另外一只手要压作业本,不能随意乱动。另外看书时眼睛的距离,一般在30公分左右,身体和书桌保持10公分左右。3、学习持续的时间(专注力),一般20-30分钟一次。培养孩子学习持续时间的长短很重要,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越长,越利于孩子学习稳定和考试发挥。开始之前,让孩子准备好笔、纸、橡皮擦、尺子、彩笔这些文具,还有喝水、上洗手间、完成一些还未完成的游戏,这样就能防止在学习中途开小差。若是不注重这些细节,往后你也会认为学习时削铅笔、上厕所、找橡皮擦等都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孩子的专注力的就很难培养起来。4、学习结束后的动作。分类收拾好各科作业书本,收拾好文具袋,收拾好桌面废纸笔屑等,准备第二天学校所需的东西,这才算是学习真正结束。第四、表达。为什么强调这个?这个和1-3年级学习关系表明上不是很大,但是对以后很重要。比如参加自主考试时就有面试环节,那么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再把时间拉长了,长大后更重要,人类的工作要么是“做”,要么是“说”,所以表达是工作的半壁江山。如何培养表达能力?最基本的,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搭建表达的舞台。这个主要看父母和环境,不多说。第五、规则。在工作的各位家长对规则不陌生,甚至是规则的制定者。那么在孩子的学习上,也应制定一个简单的奖惩规则。在作业上,平时表现上,考试成绩上做一个简易可控的表扬形式和奖励规则。规则制定好了,作为规则制定者的父母就要压住规则的运行,自己不要忽视了,也不能让孩子突破底线了。那么惩罚怎么定?先有奖励,再有惩罚。当孩子慢慢够得着你们的奖励规则时,一旦他那次够不着了,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惩罚。再重一些,可以在孩子的周末时间增加他的学习时间,或者减少去玩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在意的。这种早期的规则建立,利于孩子长大后对于学校和社会的理解。最后一点,家长的情绪。情绪人人有,最好多控制。人不可能无情绪,但是要学会利用他,如何在孩子面前去释放情绪。比如说你生气了,是真的要生气,并且要表现出来让孩子去做该做的事情,但是要在你的控制范围,达到目的后就要消了。若是控制不了情绪的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该干嘛干嘛去,不然孩子很容易用情绪应对你的情绪,结局很糟糕。怎么个糟糕法呢?家长:暴跳如雷,骂孩子,动手打孩子,甩手不管了,讲孩子听不懂的大道理,和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等等。孩子:哭了,生气了,不写了,委屈了,恐惧了,甚至顶嘴了等等。这样的情绪对学习几乎没有用处。1-3三年的孩子学习管理就分享到此,有用请多多收藏。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