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想要独立认真起来,总能制造出令人意外的惊喜。
浙江温州,一套破败不堪的“垃圾房”,经过装修改造,35平米的空间焕然一新。
各种绿色盆栽、沙发、座椅、冰箱、温馨的双人床,还有一处角落安置了厨房用具。
看看装修前后对比,都觉得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当知道这劳作背后的双手,出自一个没装修经验的小白,还是一位女孩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当然,请装修师傅,也能改造成这样漂亮的房子,问题在于没钱。
在没任何装修经验下,她通过网络自学,一个人购买装修工具,一个人刷墙搬柜,一个人就是一个施工团队。
白天上班,下班装修房子,一直收拾到晚上11点多,身体、心理超出重荷,她一度崩溃到想要放弃,可还是坚持了三个月。
看到温馨浪漫的小屋后,她觉得一切值了。
穷困、疲惫、孤独侵蚀内心时,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内心的执着”,她很坚定。
女性独立,并不意味着在事业和经济上要取得多么成功,而是能拥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并长久的坚持,重塑自我,灵魂再造。
就像《花落花开》的女主人公萨贺芬·路易,她原本只是一名帮别人做清洁的钟点工,最后却成为了一名很有艺术天赋的画家。
这位杰出的女性是有故事原型的,它根据19世纪法国一位素朴派女画家萨贺芬·路易斯的同名传记改编,电影还在年横扫了第34届法国恺撒电影节7项大奖。
也让我们知道,原来除了毕加索、梵高,还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女画家,《花落花开》的意义就像观众所说,“一部电影救活了一位女画家”。
在那个年代,她又是如何突破世俗眼光和经济上的压力,来重塑自我的呢?
(萨贺芬·路易斯人物原型)被自己的作品吓到,也差点被埋没
每一位天才画家背后,似乎都有不为人知的惨痛经历,就像中了命运的诅咒。
电影女主人公原型——萨贺芬·路易斯,留下了不少作品,可是鲜有人知。
但是看过她的作品后,会发现即便不懂艺术美学的人,也会被她的作品风格刺激到。
萨贺芬的画是自然与幻觉的合成物,多以植物为主,她的作品风格色彩强烈,图案重复,极具张力,看久了有一种压抑之感,仿佛在繁密的花丛枝叶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
看过她画作的人会觉得很不可思议:“您画的花,好诡异好像在动,像昆虫,像眼睛,像受伤的眼睛,也像是受伤的肉,有某种吓人的东西”。
“我知道,有时我看到自己的画也会感到害怕”,萨贺芬的创作不掺杂任何杂念,没有目的地画画,正如她所说这种灵感是上帝的指引。
更为奇特的一点是,她画画的材料并非普通素材,她画中的红色,夹杂着油漆与猪血,绿色,是熟透的浆果的汁液,偶尔还会用面包屑作为点缀。
萨贺芬把素朴派的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原始色彩的画作,用最原始的材料,她的画仿佛是用自己的灵与肉构建而成,独特而不拘一格。
因为少时家境贫穷,她没有学过任何创作技巧,喜欢画画也只是凭着自己的直觉与一腔热情,可以说是一位靠天赋成名的画家。
她说,自己的灵感来源于宗教信仰和教堂的彩色玻璃窗。
她热爱自然,虔诚地信仰上帝,她觉得自己的每一步路,都是上帝为她铺就。
与亨利·卢梭一样,她也是素朴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要不是《花落花开》这部电影,估计很少人知道这位女画家。
现实中萨贺芬的一生,我们只能从传记和电影中窥得一二。
成名之前,她曾是不起眼的怪女佣
年的巴黎,桑利斯小镇上。
在被收藏家发现之前,萨贺芬是一个长相平凡、体态臃肿的清洁女佣,一周固定几天为有钱人们打扫房间。
“厨房里的面包和剩肉留给你”,房东好心的施舍,让她又能吃上一顿好的,不过她没表示感谢,房东自然对她也没啥好感。
她常常把多余的面包屑藏在自己的衣服兜里,在女房东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的在花园中摘质量上乘的浆果,在肉铺工作时还会把动物的血偷偷装在一个小瓶子里。
清洗被单,端茶做饭,是她日常工作。不过女主人对她肥胖的身躯,狡黠的眼神有些鄙视,无时无刻都在担心她会偷懒,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附近教堂钟声是她生活的指引,提醒她上工,下工。
小镇上,萨贺芬与周围的邻居们也有些格格不入,像是得了一种“艺术家病”,明明食不果腹,还偏爱作画。
闲暇时,其他人组织娱乐活动,下工后的萨贺芬会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作画,几年如一日。
周围人嘲笑她,她不予理睬;债台高筑时,被房东催着交房租,被文具店老板催款,她紧锁家门,继续画画。
繁忙时,她又会抱怨,她觉得平日里的清洁工作太耽误自己画画的时间。
年近中旬的萨贺芬,喜欢独自一人去树林里泡澡,也喜欢爬上树去欣赏远处风景,拖着肥胖的身躯,动作倒是灵敏,许是这样,她才有源源不断的灵感。
不开心的时候,她会和虫子,花草树木说说话。
她认为它们能听到她的声音,她也能感受自然的耳语。
萨贺芬很小就成了孤儿,一个人靠着周围邻居的帮衬过活,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成为一名牧羊女。
长大后,和一个叫做西勒的军官有过一段短暂的恋爱。后来,这个男人消失了,再没回来。
萨贺芬也就一直未结婚,画画成了她的寄托。
她一直觉得,自己在画画的时候,身边有一个“守护天使”赋予她灵感。
生活中,与她唯一有交流的是修道院的女孩们,她们会热情吟唱圣歌,聚在一起聊聊天,偶尔分享美食。
本以为萨贺芬就这么平淡地过一生,不过48岁那年,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里马”与“伯乐”
一次富人们的聚餐,来了各种各样的上流人士。
新来的房客伍德先生,是很有名气的德国艺术收藏家,早些时候他发掘了毕加索和亨利·卢梭等著名画家。
聚会上,他对这群上流人士的高谈阔论索然无味,不经意间看见墙上有一幅苹果静物画,马上被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
伍德先生以为是哪一位画家的作品,一问之下,极力讨好他的杜弗夫人说:就是在我们这儿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画的啊。
这让他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萨贺芬,只是一个不讨喜的女佣。
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之前她们嘲笑的“是苹果还是桃子”这幅画作,在伍德先生眼里竟然是一副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此前,萨贺芬也曾给客人们展示过自己的作品,却遭到蔑视。
在这些富人眼里,穷人们展示才艺是逗笑、消遣,富人们展示才艺才是艺术。
在没发现这幅画前,伍德先生以为她只是一个邋遢,行动缓慢,体型臃肿不爱穿鞋的女仆,尤其是那次意外撞见萨贺芬林间洗澡时的场景,更觉得她俗不可耐。
慢慢地,他对萨贺芬越来越好奇,得知萨贺芬对画画不仅有着独特的天赋,还对画画有疯狂的执念时,致力于朴素艺术的伍德买下了萨贺芬的全部画作,并决定为她举办一次画展。
他也第一次从她平淡无奇的脸上看到了喜悦。
好事多磨,年德法战争爆发,伍德先生担心自己有叛国之嫌,带着自己的家人匆匆离开法国,画展没来得及举办。
伍德先生临走之前,嘱咐萨贺芬一定坚持画下去。
第二天,萨贺芬来到伍德先生家准备告别的时候,房屋里早已空无一人,而被伍德先生认为最珍贵的那些画作,却和地上的垃圾堆在一块儿。
被“遗弃”的萨贺芬有点受打击,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画画上。
她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画画,像是着了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伍德先生带着自己的男朋友赫姆和妹妹和重新回到了法国,某日妹妹看到报纸,萨贺芬的作品投稿的巴黎某展览馆中,伍德这才回忆起这个女人,“这么多年没见,我还以为她死了呢”。
年,伍德先生再去拜访萨贺芬的时候,一句“先生,您回来了”,勾起了二人过往的回忆。
13年过去了,除了行动缓慢,萨贺芬似乎没有其他变化,一如往常,白天帮工,晚上作画。
再次见到伍德先生之后的萨贺芬,眼神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同时又带着谦卑。
“有一天您会不会用漂亮的笔迹写一封真正的信给我?而且是通过邮局寄给我?”
一开始认识伍德先生时,萨贺芬对这位上流社会的收藏家了莫名的好感,在她孤独活过的近40载岁月里,生命里唯一的知音,心中仿佛有一团炙热的火焰在燃烧着。
与伍德先生的重逢,让她更确信这是“守护天使”安排的命运。
成为疯子,或许也是天意
二人相见后,伍德先生再度为萨贺芬提供了经济支持,让她安心完成画作,并许诺一定会为她办一次画展。
慢慢地,萨贺芬在镇上变得小有名气。
她确信自己成为天才画家,一定是神的指引。
为了摆脱下层人卑微的命运,她还准备给自己置办一套豪宅,一身新娘礼服,至于要嫁给谁,她开心地说,“过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就在萨贺芬沉迷这些幻想时,年,经济危机波及全球,她的作品再次无人问津。
由于之前的大尺度挥霍,萨贺芬让自己陷入窘迫境地,也差点连累伍德先生破产。
“只要把我的画镀上金框,客人就来了”,气急败坏的萨贺芬与伍德先生有了很大矛盾,回到家之后,把自己锁在屋里不停地画画,和之前不同,过去创作的时候,她哼唱着教堂圣歌,这次她只剩喃喃自语“我的画坏了……”。
钱没了,画卖不出了,房子没了,就连她这辈子最期待的画展也没了。
伍德先生因为爱人过世的原因,一段时间没有见她。
后来才得知,她疯了,穿着自己婚纱把自己家值钱的物件分给了众人。
年,萨贺芬因患慢性精神分裂症,被送入克莱蒙精神病院。
“我的画展,我的画展必须举行”,在萨贺芬看来,作品必须被展览,也是上帝的安排,她没有如约完成,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
这个孤独又可怜的女人,她惊恐于上帝把对她的爱剥夺,直至疯魔。
后来的几年里,伍德先生去精神病院看望过萨贺芬,想要告诉萨贺芬,她的画已经卖出去几幅,但医生怕她受到更大的刺激,便阻止了。
医生无奈告诉伍德先生,“她说她的画消失了”。
对外,伍德先生宣布萨贺芬于年去世。
医院中默默的活了8年,到年离世。
萨贺芬生前期待的画展,一直没有举办,离世的第三年,伍德先生在巴黎为她举办了个人画展,从此萨贺芬名声大噪,闻名于世,遗憾的是她再也看不到了。
萨贺芬的一生,她的底层人物命运是灰色暗淡的,但在画画这条路上,她又赋予了自己多样的色彩。
我们会为她不幸的遭遇而遗憾,但同时,我们更敬佩她为自己的热爱而付出的努力与坚持。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意味深长,萨贺芬推开精神病房的门,老弱臃肿的身体托着一把椅子走向了远处一颗茂密绿油油的大树。
坐在树下乘凉的萨贺芬,静谧而幸福,仿佛她去了一个真正属于她的世界,在那享受着安于自我的快乐。
或许是在告诉我们:追寻心中所爱,即便无法抵挡孤独,只要坚持,也能开出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