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骑楼,指的是一楼的商铺沿街面后退,留出柱廊空间供人行走的一种近现代商住建筑,第一层的支撑柱犹如马脚,身处楼上则如骑在马背上,这样的楼故称“骑楼”。
广州骑楼由20世纪初开始出现,它结合了西方建筑与岭南传统文化特色,体现出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又兼具美观和实用性,骑楼下的廊道可为行人遮阳挡雨自在选购商品,楼上可住人,其建筑较适用于亚热带气候地区。广州骑楼有位于上下九路、第十甫路、中山路等代表性建筑,而在番禺的市桥地区,也曾出现过大片大片的骑楼建筑,只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化建设中被大量改造,现保留下来的骑楼屈指可数,位于市桥大南路的陈茶馆可谓是市桥骑楼的守望者。
有85年历史的陈茶馆骑楼
古骑楼吸引新潮人士光顾
市桥最早期的马路和骑楼
陈茶馆位于市桥大南路41号。据年10月《番禺县政纪要》创刊号载,大南路建于民国21年即年,是市桥第一期最早建设的马路,同期建设的还有大东路,而在年前相继完工的还有大西路、大北路、海傍路、东涌路。
筑马路、建骑楼、兴商业是当时的社会倡导潮流。番禺历史文化研究专家朱光文称,此阶段是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社会发展相对平稳,广州城区及珠三角城镇进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桥开始兴建马路,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市桥的传统商铺也纷纷效仿广州城区,在马路两侧建起骑楼这种商住建筑。
市桥老街坊、番禺民俗文化专家莫兆棠回忆,20世纪80年代前的大南路、大东路、大西路、桥东路、东涌路等市桥中心路段,拥有超户的骑楼商铺,骑楼建筑群绵延数千米,蔚为壮观。
店内墙上张贴的骑楼照片
现在,市桥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间骑楼,陈茶馆属于保持骑楼传统特色比较完好的一家。在其店铺墙上挂着的铺地买卖凭证显示,民国二十六年即年此铺卖给现在的陈氏族人。由此可见,陈茶馆所在的骑楼至少存在有85年。作为民国时期特色建筑的代表,陈茶馆于年11月评为番禺区第二批传统风貌建筑并授予“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牌匾。
民国二十六年即年成交的铺地买卖凭证
年11月被授予“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牌匾
如今,陈茶馆静静矗立于大南路,骑楼特色的走廊向街心延伸,在整条街道中显得有些突出和突兀,不难想象的是,半个世纪前,在众多的骑楼商铺中,陈茶馆只不过是其中特别窄小和不起眼的一间。
骑楼背后的老市桥记忆
现在的陈茶馆经营本地甜品生意,行走在大南路,行人会被店里的古旧气息所吸引,而近前去探寻一番。
陈茶馆四围外墙斑驳发黄,显示出久远的年代感,店里古旧的物件和氛围,则让人重回儿时的记忆。原始的手推石磨、淳朴的竹椅竹桌、青砖墙和阁楼间的木梯、黑白电视机、墙上张贴着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市桥风貌的老照片……怀旧的环境布置显示出店主的巧思和匠心。
古推石磨
竹椅竹桌
黑白电视台
主人小时候用过的物件
店铺自民国时期传承下来,现在已传到第四代升哥夫妇手中,他们有意将市桥的传统建筑特色和老故事向当代年轻人讲述,让更多人了解市桥的过去,便在6年前店铺租约到期后,收回来自己经营管理,打造一个可以追忆过去,望得见乡愁的场所。对于店内的装修,他们说不用花什么功夫,就将之前粉刷过的白墙皮铲除掉,露出固有的青砖墙面,让它简单地恢复本来的样子。
走进陈茶馆,这里不叹茶,只售卖芝麻糊、杏仁糊、百合莲子糖水等几样本地传统特色甜品。唇齿间咂摸回味细细研磨过的芝麻糊的醇香,耳畔萦绕经典浓郁的怀旧老歌,墙上的市桥老照片,书架上的《番禺百年图鉴》,加上身旁呼啦作响的钻石牌老风扇,都似乎在向你细说一个市桥悠长久远的故事。
市桥往事的老照片
在许多老市桥人心中,陈茶馆所在的大南路承载了太多过往的回忆,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直到六七十年代,大南路是市桥最繁华的路段,街坊们一提起兴旺热闹的“三街”,就知道指的是大南路(原名叫正南街)、大东路、大西路,其中尤以大南路为最旺。那里曾经是市桥镇政府办公地,开办过市桥最大的搬运站,还有记忆中客似云来的浪桥冰室、人民商店、东风照相馆、北方馆、同益文具店、新华书店、邮局、黄瑞华凉茶铺等旺铺……
为什么市桥的商贸中心会汇集在此地呢?这与它邻近水网发达的市桥河密不可分。
市桥河被番禺人称为母亲河,陈茶馆内的阿婆说,在他们小时候,市桥河比现在要宽阔很多,饮水、洗衣、灌溉全靠市桥河的水。
更重要的是,在依靠舟楫通行水上交通为主的年代,市桥河是市桥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当年的码头上,客货两旺,人流如织,河面大船小艇密布,水运通畅,既可直通省市,又是通往各个水乡的重要航道。
老街坊耀叔回忆,当时居住在南边沙田区如大岗、灵山、万顷沙的群众,钟意到市桥购置货物,在市桥河码头下了船,就直奔到大南路、大东路、桥东路等地趁墟,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再搭小艇回去,来回须花上一天的时间。
莫兆棠老先生讲述,市桥河犹如一条天然分界线,河以北是固有的丘陵民田村落,后来发展成禺南地区的商贸中心和宜居市镇,河以南则是不断“生成长大”的沙田水网地带,现在的桥南街之前以“住民耕沙”的形态存在了两百多年(“住民耕沙”意指居住方式是民田区,耕作环境为沙田区),改革开放后随着路桥建设的兴旺发达,状况得到彻底改善。
骑楼的三块招牌见证市桥历史变迁
“太公那一代卖渔网,店名叫成发麻网,阿妈那一代是杂货铺,店名叫好好杂货店,我们夫妇接手后卖糖水,变成陈茶馆。”
升哥一边用力推转石磨研磨芝麻糊,一边讲述骑楼的变迁,时光也似乎在旋转的磨盘之下流转。在他的头顶上,从内到外依次高悬着三块大招牌:成发麻网、好好杂货店和陈茶馆。
三块招牌见证历史变迁
年,自他的太公买下骑楼铺后,开店成发麻网,经营麻线编织网具生意,主要售卖给沙田区捕鱼的渔民。生意逐渐兴旺渐有应接不暇之势,于是让一些街坊亲友带回家织网作业,织好后再集中交由客户验收,三方获利皆大欢喜。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城镇体制改革,成发麻网并入市桥麻织生产合作社。
到了20世纪80年代,渔网的需求缩小,店铺也传到了第三代升哥父母的手中,适逢升哥的母亲下海,便将店铺更名为好好服装店,经营服装生意。到20世纪90年代BB机盛行,又将服装店改为好好杂货店,安装上固定电话,靠BB机复Call供子女读书。
自小在这条街上长大的升哥,对骑楼街有着特殊的情怀,“父母总是说,大南路曾经是市桥乃至番禺最繁荣的街道,行人穿梭往来,十分热闹。这里还见证了市桥解放,解放军当年进城就走了骑楼下的大南路。这里有街坊四邻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们想给老街坊重现‘旧市桥文化’,同时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以前的市桥是怎样的,让他们认识市桥、更加热爱市桥。”
欢庆市桥解放游行队伍经过大南路
升哥夫妇的想法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番禺文化界人士对此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吴礼彭等几位老先生为他们提供了摄于市桥的珍贵老照片。
现在,在升哥夫妇的匠心经营下,陈茶馆骑楼愈加绽放岁月沉淀下的独特魅力,不仅时有周边的街坊四邻过来帮衬,聚会叙旧追忆过往,更成为网络社交平台的热点,吸引着一拨拨年轻人不惜远道而来打卡留念,就为了在充满历史感的骑楼之下,吃上一碗传统的手磨芝麻糊,品味一番市桥的过去与现在。
年轻人到骑楼拍照打卡,了解市桥过往
来源:番禺融媒记者吴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