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同生活,美好来源于浸泡芳草一

浸泡,拼音jìnpào,汉语词语,意思是将物体浸入液体中。生活中,我们经常做这样的事情:做饭前,把带着污泥的菜浸泡一会儿,让它所带的污泥以及所带的农药在浸泡中消散掉,再进行烹调,我们就可享用到干净又无危害的佳肴;刷锅时,把锅浸泡一会儿,锅上的残羹剩饭就会浸泡软和,刷起来就省事,轻松地把它刷得干干净净,从而也避免了用锅铲或者其它锋利的器具猛铲对锅带来的伤害,从而使这口老锅光亮如新,长久耐用;洗衣服时,把衣服浸泡一会儿,再洗时,衣服上的污垢就会很快褪去,焕发出它的新姿,清新靓丽;酿酒时,把粮食浸泡一段时间,发酵之后,酿出的酒,醇香可口,令人沉醉……浸泡,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浸泡,让我们的生活更舒心。人与人的交往中,也需要“浸泡”。当你和家人发生矛盾时,如果双方一味地要和对方争个高下,就会你一句我一言地唇枪舌战。好的,不好的言语就会在那一刻肆无忌惮地从你的口中发出,生气占据了整个头脑,混沌一片,伤人又伤己,有时甚至会打起来。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可当冷静下来之后,都会想到,多大的事呀!当时不冲动,冷静下来,事情放放,就不会发生那样由吵到打这样的结果了吧!事情放放,也就是我们说的“浸泡”吧!是的,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遇到事情,若能冷静下来,“浸泡”一会儿,事情肯定会有“柳暗花明”,皆大欢喜的时刻!想到此,我不由地想到了我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在课堂上,当我们讲到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当时不能理解。如果你急于把课程进行下去,就直接地把答案告诉给学生。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只是记了一个答案,并不能长久记忆,因为,他不是在理解上的记忆。相反,如果此时,老师停下来,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让他静思,然后再合作交流一下,肯定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学生肯定会记得更清,更牢固。并且也会激发他学习探索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浸泡”更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小王,是我刚教过的一个学生。据了解,在一、二年级时,是出了名的调皮大王,曾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问题学生”。本学期我教他,刚开始,他表现并没有什么特殊状况,我想也许他认为三年级了,该懂事了。可过了两三个星期,他就旧病复发了。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別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每次都找他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无改善。由于他的这种表现,我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可是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我也灰心了。算了吧,先停停再说吧。可没过几天,他竟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有一次,他和另外一个孩子下课后在走廊里追逐打闹;还有一次,他和另外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扔文具袋;还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和一个同学在厕所口打架……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当时真想霹雷火闪给他将一通。但我当时克制住了自己。这次,我也没直接让他说他对这几次事情的看法,而是让他站在书柜旁,保持安静,面对书柜,首先想一想我为什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这个孩子头脑非常灵活,他非常明白是为了什么。站了一会儿,就要对我说,我不理他,只对他摆了摆手。我仍旧批改作业。这样经过两三次之后,我停下了手中批改作业的笔。对他说:“你看,你那么着急,老师的作业还没改完呢?下节课还要用,你是不是耽误了老师的时间?”他点了点头,说:“是。”我说:“你一个是这样,要大家都像你一样,整天就处理你的事情。那老师都不上课了,工作还怎么做?”让他意识到老师为处理他违反纪律的事情会耽误作业的批改,浪费了老师的时间。也让他认识到:这,不仅仅影响的是他自己,也影响了同学们!这是不应该的!然后我让他说说自己原来是个怎样的学生。他说自己在一年级时曾是班干部,二年级时被撤职。我就问:为什么被撤职了。他说,自己刚开始时不认识人,不喜欢和同学交朋友,所以优秀,还曾当过班长,但后来认识人之后,上课爱玩,就被撤职了。听了他所说,我说:“针对你当班干部前后对比一下,你有啥感想?”他说:“我对自己感到很失望。这学期开学,我就对爷爷保证:爷爷奶奶,我一定要把以前的光荣争取回来。”接着,我就谈我对他的看法:原来优秀,是非观念清,很诚实。但就是没管住自己致使出现了问题。既肯定其优点,又指出其不足。他听了我的话,不住地点头,并说:“老师批评得对,因为我违反了校规校纪,给班级抹了黑,以后要改正。”最后,我说:“老师相信你,希望以后按照自己所说,争取做好,光荣还会属于你。”同时,经过这次的询问,我明白了他有“好胜心”。我很高兴,找到了切入点,我让他做管理班级的事:做安全监督员。准备一个本子,每次下课除了准备学习用品,自己上厕所之外,其余时间都站在走廊口,监督记录上厕所在走廊违纪的同学。放学后,班上电脑、门窗每一天由他关。做这些事,他很乐意,也做得很好。我就及时在班上表扬他。他得到我的表扬就越发热爱班级了,下课追逐打闹的事情相对就减少了。“浸泡”改变了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浸泡,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处理”。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冷静一下再处理,必然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