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得云开见月明,连续经历了暴雨、疫情的郑州,终于“松”了一口气。
8月28日,郑州市京广路街道调整为低风险区,意味着郑州中高风险区清零,封闭、封控区域也全部解除,也意味着,郑州市的商场超市、餐厅、理发店、旅游景点、影剧院、网吧、KTV、游乐厅、洗浴中心等公共场所,将有序恢复营业。
这几天,火锅店终于飘来了美食香,理发店的三色灯箱又旋转了起来,商场里人流涌动脚步轻盈……这升腾着的人间烟火的味道,让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亲切、温暖。
8月28日,郑州市二七区京广路街道洁云社区健达世纪园小区居民欢欣鼓舞庆祝解除封控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当街巷飘起饭菜香,熟悉的郑州回来了。随着郑州解封,堂食恢复,下一步就是等待客流量的恢复。毕竟对于餐饮业,有客流才有生意。
解封不解防,餐企客流量逐渐恢复
“进店的顾客请自觉佩戴口罩、排队扫码、测量体温。”8月31日早上7点,郑州市金水区科源路,“高群生逍遥胡辣汤店”的工作人员正组织顾客有序进店。此时天空秋雨连绵,三三两两的消费者撑着伞陆续赶来。
总经理高朋介绍,8月29日上午他们就恢复营业了。“但是我们疫情防控的意识和措施不敢有丝毫放松和减少,顾客需要佩戴口罩、扫码测温后才能进店;顾客之间要保持安全的距离……”
“终于不用打包,可以直接在店里坐下来好好地喝一会儿了!”就餐的王先生家住附近,是这家胡辣汤店的忠实粉丝。
高朋说,现在解封才两三天,客流量还在逐渐恢复,但和之前那种“人声鼎沸”的状态还有不少距离。
无独有偶,外公的饺子外婆的面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献伟也表示,堂食恢复后的这两天,来他店里的消费者只有正常水平的三四成。他预估“半个月之后客流能够恢复到七八成就不错”。
大秦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其创介绍,他的大秦地西北菜品牌在郑州有4家店,其中一家位于二七区京广路和长江路交叉口附近,受疫情的影响很大,8月4个店店员工资加房租损失了百十万元。“这4家门店在8月30日都已恢复堂食,但这两天各店的客流量只有疫情之前的40%”。
8月30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国贸广场,来此就餐的消费者们
多重原因让“报复性消费”迟迟未来
客流量回升缓慢,迟迟未见“报复性消费”,这是令餐饮企业感到焦虑的问题。
高朋分析,郑州毕竟刚刚解封,大家对于在外集聚就餐还有些忌惮。在田献伟看来,8月28日郑州市解封以来,连续多日的阴雨或许也是造成客流量回升缓慢的直接因素。
刘其创推测这其中含有多重原因,首先,面对此次疫情,社会上下的应对更加及时果断、从容有序,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能够有效补充,服务更加完善便捷,因此解封之后,老百姓并没有出现强烈的消费冲动;其次,为了疫情防控,许多人在家里上不了班,工资降低,这势必会削减居民的消费能力。刘其创认为,餐厅的营业情况要恢复到疫情之前,可能需要等待整体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提振。
为了加快恢复企业的经营状态,记者了解到,不少餐饮品牌纷纷推出现金券、代金券、堂食券、品尝券、招牌菜打折、特价菜优惠、会员卡充值送礼品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加速回流。
田献伟不敢坐等“疫情之后的低潮期”自然结束,在线下,他准备推出相当于原价5到6折的超值套餐,争取尽快把客人喊回店里;在线上,他开始着手拍摄投放短视频进行宣传推广。
“我们的第一要务是把产品、服务和卫生这些基础的事情继续做好做强。”刘其创暂时没有要做促销活动的打算。“冲着打折和优惠来的客人最后能成为忠实客户的概率很低。”刘其创说,“在目前的环境下,餐饮企业的竞争会愈发激烈,顾客一点也不敢得罪,我们要自我施压,把能做到的做到位,用优质、可口、实惠的超高性价比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田献伟仍然充满信心。这两天他常常听到店员向他反馈,很多客人不时打电话确认门店是否恢复正常营业。从这些电话中,田献伟感受到被消费者认可和期待的眼光。“我们已经咬着牙等到了恢复堂食,再过几天天空总会放晴的,进店的客人可能就会多起来了吧。”田献伟说。
小超市、美容店、五金店……洪灾中,这些数量大、体量小的街边店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眼前,店铺和货物满目疮痍,背后,房租也让店主发慌。郑州解封后,一些店主心中希望的火苗腾地又蹿了起来。当然,也有人离开了那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
陆续开门,面临货品损失和经营压力
8月26日,记者沿着郑州市二七区兴华街走访了27家小商铺,包括小超市、五金店、水果店等,其中15家已营业,3家在重新装修。
一家五金店在门口摆起了摊儿。老板介绍,灯泡、油漆等商品都被水泡过。他挑拣出能用的,打折甩卖。现场,有两位装修工正在挑选商品。
街角处,一位中年人坐在一排电动车旁,正在处理一辆被水泡过的电动车。他经营的二手电动车店在暴雨中被淹,店内的40多辆电动车大部分电瓶已报废,少数没被淹的车子便宜出售,旁边立着“元”的牌子。
8月30日晚,记者陆续又走访了郑东新区福禄街、惠济区清华园路、金水区农科路,街边店铺陆续恢复了营业。据统计,探访的这四条街上的90家店铺,经“涝疫”打击后,恢复营业的有49家,比例过半。
8月31日中午,郑州市福禄街,沿街商铺多已营业,路上行人寥寥
这些店铺如今有了喘息的机会,而这喘息仅仅是开始,满目疮痍的店铺现状、货品损失和经营压力,才是挑战。
41岁的李起鸿经营着一家文具店,店铺位于郑州市中原区须水中心小区门口。7月20日那场特大暴雨后,李起鸿赶到店里查看,墙上的水印离地面50厘米高,最下面两层货架泡了水。
李起鸿的文具店占地多平方米,今年6月份才装修完。李起鸿从小学门口不足10平方米的店做起,攒了钱就搬到更大的店铺。这次是他第三次搬店,不承想却倒了霉。
“成摞的笔记本全泡了。”待李起鸿清理完地上的淤泥,发现花了八千块钱做的木地板也全毁了。8月27日记者探访时,文具店内木地板已拆除,裸露着水泥地面,等待装修。
送货上门、打折出售,“挣一分是一分”
同样正在装修的还有刘舒琪的中医美容店。年,刘舒琪到广州学习后,回到郑州开了自己的小店。5年来,小店积攒了不少熟客,但日见起色的生意被洪灾摁下了“暂停键”。
暴雨过后,店内的壁纸淹了半截,仓库里价值3万多元的货物全被淹,“艾条、阿胶、草药面膜,那些都泡水了”。除了货物,一楼的三张理疗床也全都报废。“床垫泡了水,难闻又难清洗,不敢再让客人躺了,床架也害怕生锈。”
7月24日,一位老主顾看到刘舒琪的店门开了,特意来买了面霜。58元,那是她多日以来唯一的收入。
刚收拾好店,疫情接踵而至。刘舒琪清理幸存的货物,给附近的顾客上门送货,虽然收入不多,但毕竟“挣一分是一分”。
同样被淹的还有郑州市二七区长江路荆文翔经营的烟酒店。他的损失更为惨重,仓库里箱酒几乎全军覆没,灾后他雇人用4辆面包车把酒拉了出来。“正常卖的话一瓶都在多元。”荆文翔说。7月30日,坐在空旷的仓库里,52岁的荆文翔难受得哭了。
疫情期间,荆文翔将轻微受损的酒在朋友圈打折售卖。“有30多箱没有淹没顶,只是标签泡水了,但是根本没人要,只能打一折卖。”荆文翔说。
“二十条”帮扶下,有商户计划贷款继续干
李起鸿、刘舒琪、荆文翔的店都没有投保,这样的街边小店,并不在少数。为帮助企业恢复经营,郑州出台二十条措施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复工复产。
8月24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郑州市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复工复产二十条措施》,以硬举措助力企业跑出灾后重建“加速度”。其中包括,对因灾造成经营困难、停产停业的连锁零售门店及个体工商户,对其经营成本(房租、水费、电费、气费)进行补助,单户企业补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对受灾严重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发放30万元以下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灾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停业期间房租按照“一免两减”执行,具体为全免8月份房租金,减半征收9月、10月房租。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对“一免两减”的,政府按免减租金月份数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
那么,这些政策能帮助受灾店铺渡过难关吗?8月29日,郑州市二七区福华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牛亚超向记者表示:“二七区这边,7月20日受损的商铺现在可以申请补贴,具体流程得联系社区居委会,因为需要他们备案,社区居民和商户都可以,他们上报后,由保险公司去审核,之后发放补贴。”
刘舒琪已经向居委会申报了损失情况,自己和家人的临时生活补助也已经申报。在她清扫店铺时,社区工作者送来了拖把、84消毒液等物资。但是房东并没有减免她的房租。“政策里并没有强制要求房东减免房租,这几个月的房租还是靠亲戚朋友帮衬。”刘舒琪说。
李起鸿则准备向银行贷款继续干。“我的店刚开业没多久,不干就太可惜了。这个地方不错,附近有学校。我也已经签了合同,给其他两家店供货。”幸运的是,房东为他减免了一个月的房租,他能够缓一口气。
刘舒琪也充满了干劲。她的美容店8月30日恢复营业后,她忙得团团转。积攒了一个月的顾客纷纷上门,如今艾灸、护肤理疗都要预约,她决心努力干,尽力弥补损失。
荆文翔虽然乐观,但做生意的念头经此波折,没了,他准备转让店铺,去江苏打工,“生活还要继续嘛,一行不行换一行,咱有力气,干到哪都饿不着”。
健身房相对餐饮、超市、理发店等并不算刚需,但这两年的疫情却让更多人意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今年4月,27岁的郑州某摄影公司员工蒋洁恩花元办了一张健身年卡。到了7月底,她却犯了愁。她时常皱着眉盯着手机,在洪灾叠加疫情的背景下,眼看着朋友圈里的健身房营销广告少了很多,两个卖健身卡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