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安徽商报」
书聚爱心,爱满江淮。12月17日,安徽商报社携手安徽省图书馆,在旌德县合庆村、江村捐建第99和第个爱心图书室,献礼建党百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而随着这两所爱心图书室的建成,“爱心面对面”这项公益活动也走过了11个年头。11年里,安徽商报和安徽省图书馆携手,将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许许多多个角落,数万名农村孩子从中获益,阅读不仅照亮了无数孩子的梦想,爱心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第99、第个爱心图书室落户旌德乡村儿童之家
12月17日,正是隆冬时节,然而在旌德县江村的儿童之家里,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仿佛过节一样堆满了喜悦和期盼。“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在江村儿童之家外的篮球场上,安徽商报摄影记者任逸伟正在给小朋友们讲解和演示无人机,孩子们沸腾了,激动地拍着小手,又蹦又跳。
除了无人机演示外,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的志愿者和安徽省图书馆的志愿者们还给江村的留守儿童们带来了“阳光公益课程”。安徽省图书馆社会教育部的孙瑞华主任以“书香伴成长,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为主题,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课。同时,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的志愿者许咏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心理绘画课”,在许咏梅的指导下,孩子们快乐地用水彩笔在面具上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
为什么一个小小乡村的儿童之家,今天会这么热闹非凡?原来,由安徽商报社携手安徽省图书馆捐建的第个爱心图书室,就落户在了江村儿童之家。江村共有留守儿童82人,村里设有一个农家书屋和儿童之家,但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很少,这次第个爱心图书室设立在江村,0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极大地丰富了儿童之家的藏书。散发着墨香的书本,和那些如雨露般金贵的知识,和冬日里的阳光一道,洒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心田里,让他们感觉到无法言语的幸福和喜悦。
第99个爱心图书室当天也在旌德县合庆村的儿童之家扎根。巧的是,合庆村儿童之家刚刚成立,正愁没有图书,这次一下收到0本爱心图书,还有电脑及各种文体用品,县妇联主席方秀丽激动地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安徽商报社高波社长和安徽省图书馆许俊松副馆长共同为第99个和第个爱心快乐图书室揭牌。在旌德县江村举行的捐赠仪式上,安徽商报社和安徽省图书馆共同向合庆村和江村的两个儿童之家,捐赠爱心图书册,爱心小药箱两个。同时,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根据旌德县江村、合庆村儿童之家的需要,捐赠了两台新电脑以及课桌椅、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价值1.4万元。
“作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队从年开始,与省图书馆共同携手在全省各地捐建爱心图书室。从1到,书聚爱心,爱满江淮。”安徽商报社高波社长说,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发挥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安徽商报与省图书馆通过建设个爱心图书室,助力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为乡村孩子带来成长道路上的精神食粮。
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许俊松说,“爱心一日捐”大型捐书公益活动,以省图书馆为基地,在合肥市范围内进行课外书籍的长期募集,这个爱心图书室凝结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今后,将继续把这项公益活动开展下去。
11年来爱心图书
让阅读照亮孩子们的梦想
年3月5日“学雷锋日”,安徽商报携手安徽省图书馆首次开展“爱心一日捐”公益捐书活动,号召广大读者、热心市民捐赠课外读物、文具、教具、体育用品等爱心物资,帮助缺少课外书籍的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捐建“爱心快乐图书室”。11年来,两家单位已经共同开展数十次图书募集活动。
“爱心一日捐”公益捐书活动,得到了合肥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每次募集开始前,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栏目都要提前一周进行新闻报道,捐书活动当天,安徽省图书馆在一楼大厅显著位置拉起横幅,摆放捐书台,登记接收爱心读者前来捐书。同时,安徽省图书馆还在读者服务部设立了一处长期的捐书点,方便爱心读者进行图书捐赠。
11年来,合肥市有数千名爱心市民参与了“爱心一日捐”公益捐书活动,共募集图书近6万册,文化体育用品2万余件,捐款1.6多万元。
11年来,安徽商报与安徽省图书馆共同合作,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来的课外书籍、文体用品,分别捐赠给省内各地区的乡村学校、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帮助他们建立“爱心图书室”,为农村地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精神滋养,为城市和乡村孩子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年夏,洪水肆虐,阜南县王家坝开闸蓄洪,10月16日,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与安徽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带着多本爱心图书,多件文具和体育用品及一个爱心小药箱,走进阜南县濛洼蓄洪区老观乡中心校,捐建了第90个“爱心图书室”。
年10月31日西藏墨脱公路正式通车。至此,我国唯一不通公路县——墨脱县摘掉了“高原孤岛”的帽子。12月份,商报“爱心面对面”栏目联合爱心企业向墨脱完全小学,捐赠了多本新书,还给全校名学生,每人购买了书包、文具、围巾、手套、保温杯等新年礼物。
墨脱县完全小学校长次达多吉带着老师们,赶着马车去邮局拿12袋捐赠物资。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一次性收到的最多的捐赠物资,墨脱县完全小学有名学生,大多是珞巴族,孩子们在元旦的前一天领到了新的书包文具,还有五颜六色的围巾手套,都开心极了。
多册课外书籍也让雪域高原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图书室。这是个图书室中唯一的一个建在省外的,也是最远的一个爱心图书室。
在捐建图书室的过程中,因为发现农村学校大多没有医务室,本报与省图书馆一起用捐款购买“爱心急救小药箱”,和爱心图书一起送到农村学校,助力“平安校园”。同时,本报与省图书馆充分发挥合肥科教城的优势,联合爱心单位,打造一批“爱心阳光公益课程”。在爱心阳光公益课堂上,充分融入了科技文化知识,为农村孩子带去了机器人课、航模课、创意绘画课、无人机演示、非遗课等精彩纷呈的课程,丰富孩子们的科技文化知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安徽商报和安徽省图书馆联合开展的“爱心图书室”公益活动,承载着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江淮大地的一个个角落,数万名农村孩子从中获益,这项活动获得了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全国阅读推广活动经典创新案例”称号。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公益新闻栏目也因此获得了中宣部授予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光荣称号。
安徽商报社社长、总编辑高波和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许俊松在第个爱心图书馆揭牌仪式上表示,个“爱心快乐图书室”不是“爱心一日捐”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的岁月,安徽商报社将继续携手安徽省图书馆,共同把这项公益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阅读照亮孩子的梦想,让爱心点燃更多的希望。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邱红
(刘静文王士龙任逸玮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