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场到职场,逃不掉晨光文具的手掌心,2

最近,在老家的小县城,看见了好几家晨光文具店。

店面也从记忆中的红白配色逐渐精致起来。

“晨光文具”的字体安装了背光,在晚上也能看清标识。

在我国一众文具品牌中,晨光文具可谓一家独大,贯穿好几代人的学生时代。

从最早的“米菲兔”水彩笔,到“海贼王”联名文具套装,晨光吸粉无数,引得不少人慕名购买。

但它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也不是起点最高的。

缔造晨光文具的陈湖雄,甚至连大学都没念过,而是从跑销售做起,代理海外进口文具。

从代理销售,到创办国民文具品牌,晨光文具一步一脚印,走到今日辉煌。

本篇文章,带你走进晨光文具的创业历程,了解这个不断成长的国民品牌的诞生与转型。

01

年,陈湖雄出生于广东汕头市,著名的创业之城。

儿时的他因为热爱武侠,经常天马行空地思考自己的“武林秘籍”,上课没个正形。

由此,陈大侠的成绩总是“吊车尾”。

高三时期,大家都在最后冲刺,昔日玩伴也不陪他胡闹了。

陈湖雄这才认清事实,不再做武侠大梦。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陈湖雄玩乐成性,基础太过于薄弱,第一次高考毫无悬念地落榜。

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之后,陈湖雄痛改前非,向父母提出复读的想法。

见游手好闲的儿子终于“浪子回头”,父母欣然同意,表示愿意支持他读书。

但天公不作美,陈湖雄接下来的两次高考,也没有好结果。

年,陈湖雄拿着第三次高考的成绩单,在家门口徘徊,最终他决定不再死磕高考,先进入社会打工赚钱。

同一年秋天,陈湖雄路过一家厂子,门前里三层外三层地站了许多人。

好奇心促使下,他向路人打探消息:“大哥,这里怎么围了那么多人?”

路人告诉他:“这是一家代理海外文具厂,在招销售,每月底薪都有50块。

业绩好的话,上百元的收入都不在话下呢!”

而当时,陈湖雄的家乡的猪肉也才1块钱一斤。

文具厂这么赚钱?那肯定要试试!心动不如行动,陈湖雄毫不犹豫地报名应聘。

然而,他的“三无背景”差点让一代文具大王泯灭于人群。

无学历、无专业、无工作经验,招聘负责人看着陈湖雄,心想这小子不会只剩那一点儿赚快钱的心思吧?

正准备开口拒绝他时,陈湖雄突然对负责人说:“我以前在一小时内,卖掉了十多斤花生。”

这是陈湖雄小时候的事情,他带着家里种的花生到市场上吆喝。

虽然年纪小,但也努力地卖出去不少花生。

就是这一句话,让陈湖雄进入了文具厂。

他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不再散漫。

因为没有人脉,为了提高业绩,陈湖雄每天早出晚归,背着一大包文具用品,走街串巷地售卖文具。

学校、工厂、小超市、商场,都曾留下这个年轻人的身影。

他耐心的向顾客介绍文具类型,不管对方是否有购买意向,都会一遍遍地解说产品,总之,先留下了专业、负责的印象。

就这样,陈湖雄逐渐与众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每个月能卖出数百套文具,业绩斐然。

但一个人的精力再充沛也是有限的,很快,外跑销售就遇到了瓶颈期。

这时候,他想起去过的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把文具直接卖给文具店代销呢?

于是说干就干。

陈湖雄找到一家文具店老板说:“我可以帮你的门店做免费宣传,但店里要采购我的文具,怎么样?”

老板觉得这是不错的买卖,卖文具嘛,进谁的货不是进呢?便答应了陈湖雄的请求。

陆陆续续地,凭借陈湖雄的业内口碑和销售成绩,许多老板纷纷找他合作,他也成为厂里的销售冠军。

02

好景不长,陈湖雄的文具销售事业在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阻。

年危机结束时,也带走了许多代理海外文具厂,往日风光不再。

陈湖雄必须重新选择一条新出路了,已有不菲积蓄的他不再考虑打工,而是自己创业。

他把目光转移到了上海,上海的制笔历史悠久,加之自己已对文具产生深厚情感。

他决定来上海办厂,建立自己的文具公司。

年7月,陈湖雄说服了哥哥陈湖文、姐姐陈雪玲,一起到上海创办晨光文具。

为了最快打开销路,陈湖雄决定先生产圆珠笔。

但当时国内没有成熟的圆珠笔制造技术,研发成本很高,笔头全靠进口,生产一支圆珠笔,难度不亚于瑞士手表。

陈湖雄深知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被卡脖子。

坚持自主研发,哪怕前几年没有利润,也没有削减研发资金的投入。

年,晨光的k-35系列中性笔问世,国人第一次用上了国产按动式中性笔。

技术问题解决之后,陈湖雄又把目光转移到笔的外观上。

由于文具受众大部分还是学生,对颜色鲜艳、卡通形象的文具会更喜爱。

陈湖雄也听劝,开始生产色彩斑澜的中性笔,短短数月,便卖出百万支。

年,晨光文具卖出了13亿支笔,平均国人人手一支,此时的晨光文具已经赫赫有名。

年,陈湖雄的老朋友对他说:孩子很喜欢晨光的笔,但当地的小县城并没有晨光文具店,需要去城中才能买到。

这一次谈话,让陈湖雄意识到,晨光还没有完全下沉,市场还有待挖掘。

借此机会,陈湖雄开始打造“晨光伙伴金字塔”模型:制造商与经销商直接合作,合作得越多,经销商的等级也越高。

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哥哥姐姐的支持,他们并没有阻拦陈湖雄。

慢慢地,晨光文具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建立配送中心,让县城也出现晨光文具店。

孩子们不用再去城中,也能买到晨光的中性笔了。

现在每一所学校旁边,都会有一家甚至好几家晨光文具店,似乎成为心照不宣的模式。

有配送员甚至说,某些经销店偏僻得连蛇都出现了,可见晨光文具的辐射面积之广。

年,晨光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文具销售巨头。此后晨光文具一直保持着行业第一的位置。

晨光文具从无人问津变成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03

近几年“无纸化办公”的风,越刮越猛。

线上办理的程序越来越成熟便捷,平板与电容笔双管齐下,让笔记储存在软件中,不用再带着厚重的本子。

于是有人开始担心传统文具业的行情了,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走进文具店买一支笔呢?

但晨光文具并没有坐以待毙,它不仅活得很好,还更加“滋润”。

书写工具销量不高,但“办公用品”的范围更广。于是晨光将目光放进办公室的一切物品:

桌子、椅子、卫生纸,乃至小零食。

俨然把自己打造成了文具界的“宜家超市”,只要你想要的,晨光都会满足。

所以有人会说,只要用过晨光,一辈子都会用晨光:

小时候爱画画,买的晨光“米菲”水彩笔和蜡笔;

上学考试刷题,用的“孔庙祈福”中性笔、“本味”的替芯和活页本;

上班工作,用的纸张、订书机、工牌还是晨光……

不光如此,晨光还打出了“情怀牌”,创办零售品牌:“九木杂物社”。

在国内,一个年轻人说自己没用过晨光文具是难以置信的。

只是,似乎将时尚商圈里陈列着各种高颜值产品和从小用到大的晨光文具联系在一起,也有优些难以置信。

所以晨光推出了“九木杂物社”,带来更好更具美学的文创产品。

九木杂物社目标消费人群以学生和上班族为主,产品涵盖文创文具、家居家纺等八个方面。

装修简约大方,IP联名产品常更新,加之打出“让小美好点亮生活”的企业口号,可谓度无死角“俘获”顾客芳心。

一款粉色小猪的娃娃,自带可爱外表和治愈属性,更是吸引了不少成年人买单。

“今天的零售业已经脱离了原先的卖货时代,单纯的产品和使用需求满足不了消费者了。”

创始人邹宏分析说,“如何为消费者创造情绪价值,让他们为情绪埋单,将成为未来零售业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

年,九木杂物社开放加盟,目前已经有家店铺。

凭借晨光文具的招牌与情怀,九木杂物社成功地进入大众视野,并有望陪伴新一代的孩子们成长。

无纸化办公给晨光文具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更多却是机遇与转型。

一个好的企业最终要长久,都会落回“人文情怀”。

晨光文具从“无名小卒”变成“行业一哥”,一路曲折坎坷,坚持自主研发,也不忘最初的理念:

高质量和好服务,才能赢得顾客的口碑。

晨光文具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的卓越质量,更是因为他们始终将顾客放在第一位。

无论是产品设计、售后服务还是与顾客的交流互动,晨光一直秉持着高质量和好服务的理念。

买一支晨光文具的中性笔,已从刚需变成了情怀,买的是世俗人情。

伴随晨光的产业转型,也许以后不再生产普通的文具,但人们都会记得走进晨光文具时的年少时光。

-End-

作者:柏舟

编辑:一乙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