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一招鲜rdquo第二期

“一招鲜”第二期:

用体验代替说教

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

孩子不讲卫生怎么办?

孩子排队讲话怎么办?

孩子没有责任心怎么办?

孩子没有班级荣誉感怎么办?

......

这些都是我们班主任苦恼着的问题。

优秀的老师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享受,

他们的教育生活是愉快的,

他们的人生是幸福的!

在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有着这样一群可爱敬业的老师,他们用心管理着班级,用爱呵护着孩子,一次次班级问题的解决,是他们一个个闪光灵感的涌现。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学习他们的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妙招,这是我们开设“一招鲜”栏目的初衷。

今天让我们跟随韩艳潇老师一起,走进“一招鲜”第二期:用体验代替说教

个人简介:韩艳潇,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英语老师,现任一(1)班班主任。所带班级曾被评为拱墅区先进班集体,拱墅区优秀雏鹰中队。她曾获得拱墅区新锐班主任,拱墅区学科德育先进教师,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区“新苗杯”赛课三等奖等荣誉。

“慢就是快”

当班主任的其中一个核心工作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寻找办法解决;发现孩子的不足,帮助他容短促长。但很多时候,我们忙碌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常常忘记停下来,停下来深入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停下来思考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慢就是快。很多时候,一味的说教只是浪费口舌,学生依旧会反复犯同样的错。所以,做一个有“套路”的班主任,思考对症下药的方法至关重要。

用体验代替说教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们,当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是非,讲道理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光是集中注意力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听懂我说的道理,接受我说的道理。一年级的孩子得让他们动起来,在有事可做中学起来。好的教育能唤醒学生的内驱力,用体验代替说教,是让学生将自己悟出来的道理落地生根。

下面分享两则案例:

案例一:“橡皮定律”

最近,经常有小朋友来“投诉”小a玩自己的橡皮,有被小a用尺子切出一条条痕迹的,有被小a用铅笔戳了几个洞的,有被他拿去玩了之后找不到的。除了这件事,我还发现班级的地面上经常会有掉落的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并且还时常出现无人认领的情况。于是,在班会课上我展开了“比一比谁的文具最好”的比赛。我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盒,让他们比一比谁的橡皮最干净;谁的铅笔没有磨损的痕迹;谁的尺是刚上小学时开始一直用到现在的。我还让他们好好观察自己的文具,有没有小特点让你一眼认出它。通过这样的比较,孩子们有了更强烈的意识保护好自己的文具,也认识到不能随意破坏他人的文具。

案例二:垃圾桶的故事

我多次和学生强调,“不要在可回收垃圾桶里乱扔垃圾”,确时不时的总有垃圾出现。无奈之下,我把可回收垃圾桶给撤了。可万万没想到,偶尔还有学生把垃圾丢在了原来放可回收垃圾桶的区域里。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措施看来行不通。

于是,我开展了“垃圾分类我知道”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我展开了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与问答,通过小组积分竞赛的形式,抢答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小朋友们积极的参与其中。我也让学生讨论了我们班在丢垃圾这件事上存在的问题,如剩菜剩饭太多了;倒餐盘的时候把饭菜倒在了外面;座位下面常常会有垃圾;垃圾桶旁边有没扔进去的垃圾;有的同学常常把垃圾塞在自己的抽屉里,久而久之,抽屉成了垃圾桶;铅笔屑掉落地上或洒落在垃圾桶旁边等。而后,我让孩子们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让每一个小组评选出组内卫生习惯最好的孩子,成为卫生监督员。通过这样的活动,垃圾分类的意识更深入孩子心中,孩子乱扔垃圾的行为也得以约束。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愿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探寻出更多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心灵的碰撞。

撰稿:韩艳潇

审核:王君

编辑:蒋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