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瓷”里有“方方窨子滤澄泥,古语儿童莫坏坯;炼到极稠捶极熟,一归模范即佳瓷。”在历史的长河中,质朴而厚重的陶瓷制品越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便越有浓郁的魅力。陶瓷之美,美在她的气质,内敛、温厚中暗含着一股安静典雅的远古气息,也在宛转、雍容中释放着文明之热情。一个个精美的陶器,展现的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段久远的文化,一个精湛的远古艺术品。陶器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更是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白银自然遗产丰饶,文脉底蕴深厚,既有浩瀚沙漠,又有一马平川;既有塞外风光,又有江南毓秀。黄河、绿洲与沙漠同在,古刹、城堡与森林共存,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文化情怀和精神内涵……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偏北,是白银市恢复建市后成立的市辖工业区。早在汉武帝时期,平川境内就设有鹯阴县,古丝绸之路从平川境内自东向西经过。在平川区,陶瓷早已是一个贯穿历史的词汇。距平川城区十五公里的宝积镇小川磁窑遗址,被人们称为陶瓷的露天博物馆。
早在多年前,平川区境内就开始烧制陶瓷,至清代晚期,宝积镇小川村磁窑沟的日用粗瓷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在这里有近千人从事陶瓷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窑炉有20余座,磁窑成为商贾云集的陶瓷重镇。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平川区的第一个国有陶瓷企业——“靖远陶瓷厂”在磁窑沟建成生产,极大地提升了陶瓷生产质量和规模。年代,靖远陶瓷厂改建至现陇烨陶瓷厂,陶瓷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原来的日用粗瓷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墙地砖等精细陶瓷产品。
白银市平川区是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陶土储量达40亿吨以上,其中紫砂土储量15亿吨以上,花岗岩储量24亿立方米,石灰石保有储量万吨,远景储量万吨以上,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经过历代工匠艺人们的创造革新,平川陶瓷质地精细坚固,品种丰富美观,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色彩,结晶釉、刻瓷、珊瑚釉、黑釉、通花雕塑、民用陶瓷等闻名于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
平川陶瓷分为日用和陈设两大类。陈设陶瓷主要塑造神话传说、古今人物、鸟兽鱼虫、自然美景以及瓷板画、挂盘、玩具等,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多种多样,成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日用陶瓷则包括茶具、酒具、餐具、咖啡具、文具、花瓶、水缸、花盆等,样式新颖,美观雅致,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平川磁窑是典型的北方民间磁窑,兼有磁州窑、耀州窑等北方代表窑系的特点,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器形以盘、碗、罐、瓶、坛、盆为主,兼有动物、玩具、饰件等,釉色以黑釉、褐釉、红釉、白釉为主,兼有姜黄釉、茶叶末釉、青花彩釉等,是最朴素的陶瓷艺术宝库。
平川陶瓷的绘制手法有剔花、划花、刻花、印花、堆塑、捏塑等灵活变换;绘彩有白底黑花、白底褐花、白底青花、褐釉青花等多种形式;花纹复杂,以卷叶、牡丹、菊花、水波纹、花卉禽鱼等图案为多,线条流畅,构图洒脱,具有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特点。平川陶瓷在造型上更加自由,具有形态多样的特点;在色彩上因火候的掌控不同呈现多彩并存的特点;在纹饰和绘画上,具有更加随意、更加粗犷的特点。
平川磁窑遗址是迄今发现不多的有西夏瓷器特征的磁窑遗址之一,其剔刻花瓷器烧制或早于西夏窑址,对研究西夏窑的起源和兴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平川磁窑创烧于北宋,烧窑史历经西夏、元、明清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没有中断,具有深厚、完整的文化堆积层,是研究古代、近代北民窑方体系最完整的窑址。近几年,白银陇烨陶瓷有限公司与省内部分高校签订了实践交流协议,通过和高校合作,不断扩大和提高了平川“西部陶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应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平川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特色道路。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