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柳婷决定再也不碰盲盒了。家里桌上整整齐齐放了一堆娃娃,如今已经快放不下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娃,粗略一算,加起来也好几千了。毕业以来,柳婷感觉自己像中了邪,只要一进泡泡玛特,最后出来手上总会拿着两三个盲盒,一次性就花出去了两百多块钱。
零食盲盒、景区盲盒、文具盲盒……万物皆可盲盒化,就连最近的上海市民,收到的蔬菜都以盲盒的形式发放。
因概率带来的不确定性,盲盒与生具备惊喜刺激感,但危险并存,被过度营销的盲盒,正在成为商家和中间商牟取暴利的摇篮。
泡泡玛特带火了盲盒,一提到盲盒,便想起泡泡玛特。盲盒市场乱象频发,商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大娃被炒出天价……盲盒虚火不断蔓延,终于引起监管的注意。
在今年刚刚过半的四月份,泡泡玛特因抽奖连罚两单。3月22日又因违反《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罚款5万元。
而去年的12月,泡泡玛特分别因“长袜盲盒因虚假宣传”“虚假价格哄骗消费者”“未按照规定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被罚款20万元、5万元、2万元。
我们梳理三个典型点名处罚事件,探寻泡泡玛特频频触礁监管背后的隐忧和困境。
盲盒抽奖,成不正当有奖销售?
泡泡玛特“POPMART”大logo和穿梭在店内的年轻人一样,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去年圣诞节,当我走进武汉街道口银泰商城,就看到这家门店内人头攒动的火热。
男男女女站在一堆盲盒面前摇来摇去,专注的神情显得颇为诡异。
商场泡泡玛特门店,花钱能买到一只长相未知的娃娃,但在各地商场,另一些以抽奖活动展开的盲盒售卖形式,却引来争议。
“百里挑一”的抽奖概率,总是带着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惊喜,所以吸引着人们乐此不疲地参与,这是泡泡玛特一直以来深谙的销售秘诀。花钱抽奖,是因为抽奖活动中有中奖的概率,但如果活动中并没有实际能抽中的赠品,抽奖还能称之为抽奖吗?
最近,放在杭州市拱墅区万达广场的自动售货机里的泡泡玛特盲盒,因为“不正当有奖销售”出事了。4月11日,泡泡玛特在天津的子公司因此被罚款5万元。
图/天眼查
天眼查APP显示,泡泡玛特在全国台自动售货机上均匀布置了个赠品,但仅在杭州市拱墅区万达广场的自动售货机(编号为R2Y-C)内分两次放置了共计10个赠品(1月19日放置了5个,1月21日放置了5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场内展开的活动中,泡泡玛特未明确告知消费者该售货机内可赠奖品的数量,并在海报中宣称“如机器内赠品已赠磬,补货前如继续购买赠品不会掉落,该期间的购买行为将不会纳入本次活动范围。”
消费者在购买前和购买后均无法明确知晓该售货机内赠品是否已赠磬,以致影响了该售货机有奖销售活动的兑奖。
在有奖销售活动期间,位于该自动售货机(编号为R2Y-C)共销售了个盲盒,销售总额为元。
期间,单笔购买4个以上(含本数)盲盒的消费者有9人,其中3人获得了奖品(当事人补发了一个给本案投诉人),6人因售货机内无赠品以致未获得奖品。
单笔购买2个以上3个以下(含本数)盲盒的消费者共有66人,其中8人获得了奖品,另58人未获奖(消费者无法知晓是否中奖或者是由于机器内无赠品)。
另查明,当事人与投诉人多次沟通后达成一致,并已将赠品补发给投诉人。
当下,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对泡泡玛特罚款5万元人民币,上缴国库。
因不正当有奖销售被罚,这并不是今年4月首次。
4月6日,因在销售过程中没有公示奖品的获得概率和奖品数量,违反《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13条,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四月的短短半月,常驻监管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481.html